审稿人:张玉金 文字作者:蒋晓薇 图片作者:王诗莹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12月16日至19日,首届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举行。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暨南大学出版社协办。会议发起人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孟蓬生。来自新加坡、日本、越南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中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将收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第三辑。
17日上午九点,大会在行政楼七楼第一会议室开幕。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吴辛丑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文学院党委书记王政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孟蓬生和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徐义雄出席大会并分别致辞。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主任黄天树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钊作为特邀专家先后致辞,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朱竑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指出此次会议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为我校创造了与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可进一步增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
王政忠介绍了文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提到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指出加强对古文字和出土文献的研究,对探究先贤前辈的思想和智慧、增进文明与文化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知识创新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孟蓬生阐述了文字和语言研究的关系以及学术界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会议的召开对于古文字和古汉语学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徐义雄介绍了暨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在推动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黄德宽先生认为,会议主题非常切合当前语言学界、文字学界研究的需要,对进一步推动语言学界,特别是汉语史、上古汉语研究的学者关注出土文献意义重大。他对会议将产生的长远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展望,相信一定会产生一批高质量成果,形成一支推动和从事相关研究的队伍。
黄天树先生指出,近年来甲骨、简牍、青铜器等地下出土材料非常丰富,对于研究语言,尤其是研究上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出土文献语言研究领域大有作为,会议对于推进出土文献方面的语言文字研究将起到积极作用。
刘钊先生对会议举办方的辛勤付出和周到接待表示感谢。他认为,目前对有形体可循的古文字的考释已基本解决,而对余下悬而未决的疑难字的考释,更需要先确立其语法地位,从语法地位、语法位置确定读音,进而追寻意义。因而,面对新材料,语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他提到,当前研究形势大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均谈到古文字研究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勉励青年学子刻苦求学,夯实基础。
张玉金对各位领导、学者的到来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作会务安排说明。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后,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黄天树,中山大学教授张振林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蔡哲茂分别作题为《汉语史研究运用出土文献资料的有关问题》、《甲骨文中的假设连词“若”》、《战国竹简中罕见的合音字——反切拼音的发明和文字实践的遗迹》、《释子犯编钟的“”字》的大会主题报告。孟蓬生先生主持报告会。
黄德宽先生论述了出土文献形成、抄写、埋藏时代和地域以及文本流传转抄情况的确定,对汉语史研究语料选择和运用的决定性意义;指出不同时期和类型的出土文献其语料价值是有差异的,“出土文献”并非都相当于“同时资料”;通过举例分析郭店、马王堆帛书、北大汉简和王弼四个版本《老子》的差异,强调运用出土文献语料研究汉语史时,要重视对出土文献特点和属性的研究,以避免落入“新材料陷阱”。
黄天树先生结合丰富的甲骨文卜辞用例探讨了假设连词“若”的来源,认为甲骨文中的有些“若”字已由表比况发展为表假设,即商代卜辞里已出现假设连词,并由此引出对一些“昙花一现”的虚词现象的深入思考。
张振林先生从对古汉语中的缓读与急读、析言与合音的矛盾可逆性问题的思考,抛出古文字阶段是否存在类似用反切的上下二字结合成一个合音字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战国竹简中罕见的合音字,指出研究时必须明确合音字与双声符字的区别、与语音字义无关的偏旁符号的渗入、战国时期的语词的读音与字义认知等三个问题。
蔡哲茂先生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子犯编钟中尚未有定论的“ ”字及其所在语句“丧厥师,灭厥”进行了考释,在阐述诸家对该字的解说和构形分析后,提出己见,认为当从张光远释为“蜀”,读为“属”,但“丧厥师,灭厥”应指“楚荆失去了它的军队,使自己的属国部队被翦灭”,而非张文所认为的两句实指“歼灭楚军”一事,互文见义。
18日上午,复旦大学教授刘钊先生、清华大学教授赵平安先生、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教授顾史考先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玉金先生分别作题为《古文字中的“”字和氏》、《谈谈古汉语常识对出土文献整理的制约——以清华简为例》、《上博简〈相邦之道〉拾遗》、《殷墟甲骨文时间介词“自”研究》的主题报告。黄天树先生主持报告会。
刘钊先生对古文字中的“”字考释的历史进行了追索,分析了该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同时对从“”、用为姓氏字的“郄”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推论和创见。
赵平安先生通过对清华简中的“”字、“杀某(梅)之女”等实例的详尽分析,阐释了古汉语常识(指阅读古汉语作品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对出土文献整理的制约,指出出土文献的整理既要充分依据古汉语常识,又不能过分拘泥古汉语常识,要在古汉语常识和出土文献间找到平衡点,从而有可能建立新的规则。
顾史考先生在学界有关上博简《相邦之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相邦之道》的编联新案,据此整理出新释文,并通过分析简文的思想、句式等进一步加以论证,试图找出一种较为合理的通读方案。
张玉金先生回顾了学者有关殷墟甲骨卜辞中介词“自”的论述,通过分析《甲骨文合集》等11种甲骨著录书中所有比较完整的(即时间介词“自”的宾语、语句的动词均无残掉)时间介词“自”的用例共129例,探讨了“自今数日至(于)干支”结构,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对甲骨文中的时间介词“自”进行了分析。
18日下午,西南大学教授喻遂生、河南大学教授王蕴智、西南大学教授张显成、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沈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孟蓬生分别作题为《甲骨文两段式命辞对贞句的组合形式及语义指向》、《“”“茲”“玆”“兹”“幺”“玄”同源证说》、《词汇史上的“汉承秦制”现象——以秦汉简为新材料》、《古文字资料中月铎二部相通例证检讨之一——试论“丯”与“耤”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尚书•盘庚〉“乱越”新证》的主题报告。张玉金先生主持报告会。
喻遂生先生从类型学的视角,分“两段式命辞对贞句”释义、甲骨文两段式命辞对贞句组合的理论模式、甲骨文两段式命辞对贞句的组合情况和语义类别、六种基本格式的语义域和语义指向、A/D式“肯定+肯定/否定+否定”语义解析五部分探讨了甲骨卜辞两段式命辞对贞句的组合形式及其所表示的语义,指出卜辞结构形式和语义指向之间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王蕴智先生从字形和辞例方面对“幺”、“玆”、“茲”、“兹”、“玄”诸字进行了同源考察,并从读音上探讨其发生同源流变的可能性,认为诸字的同源分化现象脉络清晰,源流通贯,对其考察有助于增进对有关古文字形体分化和音义演化线索的深入认识。
张显成先生结合秦汉简材料,从职官制度名的“汉承秦制”、行政区划和机构名的“汉承秦制”以及刑罚名的“汉承秦制”三方面论述了汉语词汇史上的“汉承秦制”现象,以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汉承秦制”这一政治现象。
沈培先生对不少学者所认为的“春秋战国文字中‘戟’字以‘丯’为声旁的写法是上古音月铎二部通转的佳证”这一说法进行了检讨,提出了新见,认为“戟”所从之“丯”可能是“耤”字字形演变的结果,与《说文》所收“读若介”的“丯”无关,并探讨了“耒”、“耜”、“力”的区别和联系,王孙诰钟铭和曾侯乙墓所出戟铭中从戈从建之戟字新释等相关问题。
孟蓬生先生采用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双重证据法,将《尚书•盘庚》“乱越”一词跟出土文献中的“谏辥(乂)”相联系,认为“乱越”即西周金文中常见的“谏辥(乂)”,并从语音、辞例、词义等方面论证了二者所记语词的同一性:二者有音转关系,其构词方式为同义复合,其词性为动词,其意义为“治理”或“安定(使……安定)”。
随后,大会闭幕式举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商艳涛和秦晓华分别作小组总结。与会代表五邑大学教授庞光华、刘钊先生、沈培先生、南通大学教授连登岗等纷纷发表感言。认为大会将古文字考释与出土语言研究相结合,开创了学术研究的新模式,也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碰撞出很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火花。张玉金主持闭幕式并对会议进行总结,介绍了会议的策划与筹办过程,对下届会议的举办作了安排。张显成代表下届会议主办方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发言,谈了关于会议举办的一些设想。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分七个场次就甲骨文及其语言研究、金文及其语言研究、简帛玺印及其语言研究、文字学研究及其他、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五个专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50人作了分组报告。
开幕式全景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