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鲁倩、刘欣 审稿人:姜冬生、王瑶瑶
巴西简介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简称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一说起巴西,就不禁想起绿茵场上球员们矫健的身姿,想起热情奔放的桑巴女郎,想起浓香四溢的巴西烤肉……
更令人着迷的还是巴西兼容并包的多民族文化氛围。本期我们邀请了巴西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钟梅,带我们一起走进她在巴西的汉教生活。
主人公钟梅简介
钟梅,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于2018年3月远赴巴西圣保罗担任汉语教师。任教期间荣获“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教案评比大赛”一等奖,用她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在南美洲洒下了汉语之花的种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刚来巴西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还没适应过来便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一部投影仪、一块黑板、一张讲桌、一台空调、几个风扇、几根粉笔、排列地整整齐齐的椅子,便是我教室里所有的公共财物。
我所在的教学点是在圣保罗市西北部的一个小城Jaboticabal,这个校区开设的汉语课是兴趣班,类似于大学选修课,不算学分,与毕业也不挂钩,所有学生上任何课程都不用交任何费用,学生都是凭兴趣爱好来学习汉语。学生生源构成比较复杂,年纪最小的11岁,最大的78岁。
不同年龄,不同学习动机与不同职业背景的学生混杂在一起上课,这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让我欣慰的是,他们都很喜欢中国,想了解中国,热爱学习汉语和中国历史文化,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也是非常认真,无论多远,每周都会专程赶来上汉语课,从不迟到早退或者缺勤。
在Jaboticabal这座小城,没有好看的风景,没有好去的地方,也没有好玩的东西,但是这里有对我友好、热情的巴西学生和朋友。
异国他乡,乐亦在其中
第一次看见这里美妙绝伦、变幻莫测的蓝天和白云时,我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喜悦。
来到这里一个多月之后,有时与学生一起去Unesp校园里“放放风”、走走停停、欣赏大自然的美,拍各种好看的照片;有时,学生带我去参观她的亚马逊虾水产养殖实验室;下课后和学生一起与校园里的玫瑰合影,一起去大树下和湖边看各种各样的水鸟儿……
母校来访,他乡遇恩师
2018年6月22日,华南师范大学代表团(吴坚副校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秦洪雷副主任、国际文化学院左鹏军院长等人)访问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那是我在巴西十分开心和激动的一天。前一天,我从另一校区坐了5个小时汽车到圣保罗孔院总部接待华师来的老师们。来了巴西不久之后,便能再次见到学校老师们,我简直是太开心了。各位老师们都非常关心我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临走时还再三叮嘱我:"好好照顾自己,注意身体,多跟家里和学校老师联系......"
分别之后,在转身一刹那,我鼻子一酸......在此,特别感谢学院领导,导师王葆华老师,李宁老师、以及学院各位老师、师姐和同学们对我的鼓励、支持和关心!特别感谢孔院王婷院长和来永梅老师给予我机会来到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这一平台锻炼自己!
采访篇
1、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特别想知道学姐在巴西上的第一堂课是什么感觉?
我在巴西的第一堂汉语课是初级三A班的课程。那天下午1:30,我满怀期待,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打开电脑,连接好设备,擦干净黑板,等待学生们的到来,望着门外被炎炎烈日炙烤着的树木和花草......10分钟20分钟过去了,却不见一个学生的影子。
一直到正式上课的时间,才有学生陆陆续续进教室。教室里包括负责人一共有四个学生,这与我预想的整个教室坐满了学生的情形截然相反,当时内心不免有点失落和惊讶。
第一堂课主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以及中国文化基本概况和汉语课程的介绍,我按照原先设计好的活动流程镇定自若地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这4个学生都比较活跃,加上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还会说一点英语,所以那堂课进展地很顺利,我也没有丝毫紧张感。
2、师姐一般怎么安排自己闲暇时间的呢?
在这里的生活非常纯粹和单调,时光流逝得特别慢,却也流逝得特别快。慢的是没有课的日子仿佛一天有48小时;快的是转眼间就已经过去六个月了,3月份行色匆匆赶来巴西赴任时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日,而今蓦然回首,时光飞逝。
我的课很多,而且有四个级别的汉语课程,加上“汉语角”活动,我的备课量非常大。没有课的日子都是在查资料、备课、设计课件,改作业,看书听书,学学葡语,写写东西,偶尔去学校跑跑步,在有限的条件下研究自己的一日三餐,养养花草,收拾收拾屋子等等。
小日子不紧不慢,每天看看窗外的风景,漂浮在眼前的大片大片洁白无瑕的棉花糖,橙红色的小房子,行驶的车辆,灿烂的阳光,听听虫鸣鸟叫,便是单调生活中最好的调味品,这也是另外一种“诗意的人生”吧。
3、师姐,巴西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是什么?最喜欢巴西的哪个方面呢?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太多太多了,怎么办?我接触过的大多数巴西人都非常热情友好,巴西人之间没有什么距离感,经常可以见到他们亲人朋友互相之间亲切地问候、拥抱或者Beijo(巴西贴面礼)。
要说让我印象最最最深刻的人,就是Cidinha和Daniel了。在Jaboticabal,他们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样,待我非常好,热心帮助我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帮我一起筹办中国菜文化活动,帮我申请“汉语角”场地、带我去车站买票、联网、去超市购物、开通巴西银行账户、教我使用巴西烹饪炉灶和各种葡文电器等等。
他们的热情友好和善良让我很快积极适应和融入这里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习俗。让我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也有许许多多难忘的点点滴滴。
4、师姐很棒,在巴西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间最难适应的是哪个方面?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呢?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英语并不普及,语言问题给我带来了不少障碍,尽管课前都会做足准备,但是一到课堂里要给巴西学生讲述对于他们来说难于上青天的汉字和万花筒似的中国文化,就像“水壶里煮饺子”有口道不出,难以名状的愧疚感和失落感涌上心头。
当然,我也会坦然地跟学生说自己不会葡语,学生给予我无限的包容和理解,不仅不嫌弃我生硬和发音不标准的葡语,还会耐心帮我修正,反复说给我听。每当我说了一个正确的葡语句子或者词语时,学生都会比我还高兴,学着我表扬他们的口吻说道:“很好!非常好!”
我有时也会被“一个人一座城”独处异乡难免的孤独感所包围。王老师曾经对我说:“要学会跟学校负责人和学生相处,虽然一个人独处,但要学会忍受孤独,将来自己回国也就不那么浮躁了。”我逐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每天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教学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看着学生每一次的进步,我越来越喜欢在这里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也倍加珍惜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
这段时间在海外的教学工作与独立生活让我得到了许多锻炼与提升,也让我对汉教事业更加热爱和坚定信心了,就像王老师说的那样,这段独特而宝贵的经历会让我变得“温柔而独立,自信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