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汤芊沛 审稿人:李汉杰
2019年9月27日上午,应地理科学学院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研究员来我院作题为《热带亚热带陆表生物与非生物固碳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胡中民老师主持,近百余名相关专业的师生齐聚院楼101报告厅。
讲座伊始,闫俊华研究员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自己求学经历和研究方向。随后,闫俊华研究员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现阶段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国际履约方面,我国碳排放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碳循环中存在“碳失汇”现象的背景。基于此背景,闫俊华研究员及其团队提出了陆地表层固碳所涉及的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传统固碳估算方法的局限性;第二,固碳驱动机制不完善;第三, 陆地固碳对环境变化任职的不确定性。
围绕这些问题,闫俊华研究员及其团队分别经过长期深入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第一,创建陆表固碳估算的新方法:为了解决地下部分固碳能力估算的偏差,研究创建了森林植被地下部分固碳估算方法。此外,还修订碳酸盐岩固碳估算方法,将石膏溶蚀产生SO42-加入到考虑范围;第二,提出陆表固碳新的驱动机制:针对一直未得到科学解释的“热带雨林之问”,提出了固碳季节变 化取决于呼吸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的“呼吸控制假说”。并且提出了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固碳降水驱动机制,认为降水是碳酸盐岩固碳的主要驱动因子;第三,揭示区域环境变化对陆表固碳的影响:研究不仅揭示了氮沉降对森林植被固碳的影响,即森林固碳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对N沉降响应更为敏感,还揭示森林植被恢复对碳酸盐岩固碳的影响,即森林面积增加提高生物固碳量同时还提高了岩溶所形成的碳汇量。最后,闫俊华研究员将团队研究成果对服务学科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两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就氮的来源、实验植被的选择等问题进行发问,闫老师耐心地对大家的提问做了深入而有趣的解答,讲座在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