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郑敏慧 林舒欣 审稿人:钟伟镇 唐小煜
为引导研究生同学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学术沙龙之国奖获得者新得分享交流会于10月17日晚19:00在理6栋525顺利举办。本次交流会座无虚席,彰显了莘莘学子们对科研的热情,对国奖获得者的崇拜。
此次分享会邀请了王健、张吉昌、王云飞和梁利雄四位获得2018-2019学年研究生国奖的同学来分享他们在科研工作、学术成果及科技竞赛等方面的经验。举办此次沙龙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学习,确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研究生生活。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研工办杨淼老师、校研会副主席陈丹霞、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汪磊、化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王莎、地理科学学院副主席李晓。
会议伊始,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王健师兄以自身经历为例子讲述了成功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知识、汗水、灵感、机遇。鼓励研究生阅读大量文献,而不仅局限于课堂知识;提倡做事必须持之以恒;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加上大胆猜想才能抓住火花的灵感;想要抓住机遇必须要有所付出。
接着,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张吉昌师兄跟我们分享了他是如何从双非本科学生逆袭成为华师国家获得者。主要从求学、学习、科研等方面论述如何获得国奖。求学篇:可以反思过往,但不要纠结过往,把握当下。学习篇:学习之前弄清楚游戏规则。平时努力学习,考前冲刺请用大力。科研篇:搞科研适合团队作战,不要闭门造车。
然后,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王云飞师兄用四年三等,最后一年国奖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厚积薄发”,并且跟我们分享了他的研究内容,科研历程,忠告与建议:做好研究,放弃不该有的想法;多阅读文献;要了解的宽,不要泛,即多看综述类的文章,而不是为了看文献而看文献;要有自信,但自信源自于脑子里有干货;做事要高效;研究和娱乐要相结合。
最后,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梁利雄师兄分享了教育类论文发表的经验。师兄认为对于教育类研究生来说,比赛时要提前准备,写论文要多看国外文献,多和别人交流。要花大量时间做实验,做实验的同时要思考。
分享会结束后进入交流环节,同学们就如何平衡科研和学业、面对科研压力、如何安排研一的学习时间、如何阅读文献与学长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分享交流会结束后,老师与嘉宾们合影留念!
“国奖经验分享交流会”的举办,为我校研究生之间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广大研究生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使得研究生对科研和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激励广大研究生在科研和求学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拼搏,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