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勷勤论坛”旅游管理学院分论坛之旅游与自然的社会建构

撰稿人:董晓易 审稿人:阳小容老师

2019年10月22日下午,第十二届“勷勤论坛”旅游管理学院分论坛之博雅论坛第五讲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此次学术交流会由学术部易莹主持,主讲嘉宾为广州大学地理与科学学院博士后尹铎。到场嘉宾有旅游管理学院刘俊院长、郑诗琳老师、崔庆明老师。

image.png

尹铎,博士,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政治(边疆发展与农业经济)与超越人类的地理学。

此次讲座,尹铎博士从自然的社会构建研究源起、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理论脉络、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议题、旅游情境下的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案例与实践四个方面开展讲解,让同学们对人与自然的构建理论有大致的了解,引发大家对自然与社会的再思考。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对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日趋分离,甚至二元对立。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人们瑜伽发现,社会对自然的影响并非只有物质上的改变,通常伴随着意义与价值的建构与重塑。学者们逐渐关注:社会是如何影响自然?自然怎么影响社会?

image.png

尹博士提出,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包括:社会存在与自然中,自然也会被社会所建构。建构既包括符号、价值与意义的赋予,也包含由于社会实践而带来的物质改变。

尹博士用西双版纳的玛咖、古树普洱茶两个案例进行分析。玛咖,作为外来商品,以及普洱作为本土商品,他们在资本的驱动下如何商业化发展。接着,尹博士从三个主题为大家讲解介绍。

主题一:通过玛咖生产的兴衰起落透视生态文明语境下的边境发展。

这一主题表示:生态文明的建设与自然商品化的过程紧密相连。

主题二:在本土商品网络中,玛咖与古树普洱是如何在消费中被赋予自然和健康的概念,这种概念如何在商品网络中传递,消费者又如何理解的?

尹博士介绍到,绿色消费并不是道德消费,绿色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只是资本赋予玛咖与普洱茶的标签,而这个标签掩盖了商品本质的价值意义与社会关系。

整体而言,两类商品的网络传递的信息仍旧是养生保健,其背后掩藏的消费伦理的逻辑是对消费者自身的身体与评选进行提升,而不是对环境与他人负责。

主题三:斗茶大会——政治经济视角下自然的品牌化

   类似的:大红牌的拍卖,挂绿荔枝的拍卖等,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原因构成:

1、政府主导下资本对自然的建构。

2、普洱茶价值的变化——伴随着村民地方认同的变化。

旅游与动物的探讨

尹博士介绍到,动物具有超越人类的能动性。他分别从“丽江古城旅游地人与宠物狗关系的营建与消费:一个超越人类的地理学解析”、“野生动物旅游中的生命权力运作——以广州鳄鱼公园案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保护与发展关系”、“小鸟天堂:科学保护(旅游开发)与地方性知识的冲突”、“旅游与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昆明海鸥”、“云南迪庆滇金丝猴景区的生态政治”等多个案例分析介绍,引发大家思考动物如何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生产中、野生动物旅游中的生命权力运作、野生动物旅游如何符合现代伦理等问题。

image.png

最后,崔庆明老师对尹铎博士的分享进行了点评总结。他特别为大家解释到什么是自然的社会构建?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自然的社会构建。崔老师介绍到,自然的社会构建主要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观认识。自然对不同身份的人的意义不一样,则人对自然的构建也是多样的。社会构建分为强奸狗和弱建构,这取决于研究者对该事物的认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