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许润蔓 摄影人:王倚杏 审稿人:戴紫旭
2019年10月25日晚,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刘学兰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研究生第十二届“勷勤论坛”分论坛,作了题为“新生心理健康与调适”的讲座。讲座由心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吸引了全校各学院三百余名同学参加,全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刘学兰教授用幸福感的小测试引出了心理调适与管理的主题,并结合真实事例,从认知合理积极、主动调节情绪、寻求社会支持和生活方式健康四个方面介绍了心理调适的要点。刘学兰教授语言诙谐幽默,理论浅显易懂,同学们兴趣十足,“狐狸与葡萄”的例子更是引得现场欢笑连连。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曾说:“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针对不合理的信念,刘学兰教授指出,可以通过理性的自我陈述建立合理、积极的认知,例如使用“虽然……但是……;即使……也……;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感到……因为……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陈述方式。
随后,刘学兰教授从寻找和表达压力源、改变对压力和压力事件的看法、化解压力源和合理管理时间几个部分阐述了压力管理的要点。结合实际生活,刘学兰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如尽情倾诉、想哭就哭、看喜剧片或恐怖片、闻香油或香水、听音乐和看优美或幽默的图片等非常实用的生活中的减压之道。
在刘学兰教授结束演讲后,在场同学积极提问,其中一位同学提到自己成为研究生后,在每个空闲时间都习惯去看书,不看就会觉得焦虑但有时候看了也看不进去。刘学兰教授说,这是一种“优秀学生综合征”,优秀的学生习惯以高要求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因此很容易陷入一种焦虑的情绪。而焦虑源于对未来的担忧,但其实很多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相信本场讲座,在场的同学都从中收获良多,获得了心灵升华。期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家能及时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积极健康地生活!
刘学兰,心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幸福广州心理辅导与研究基地”副主任。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企业培训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