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云里悟理”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线学习心得作品征集活动圆满结束。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在来自18个学院的47份作品中选出18份优秀作品(排名不分先后)。本次比赛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教学督导委员会研究生教学分委员会主任方小燕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安宁以及培养办相关老师共6人参与评审。
此次作品征集活动采用线上征集、线下评审的形式。经过评审团的激烈讨论,遴选出18份获奖作品。选手们结合自身体会和思考,围绕当代青年在“云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学习、就业的节奏,做出人生发展正确抉择这一主题,发挥所长,以丰富的形式各自完成了高质量的原创作品。
选手们或用文章抒发对疫情的反思和展望,得出生存和生命的意义,从而表达生存是为了满足温饱,而生命的意义就是健康的活着并为梦想不断奋斗;或从软硬件角度,以第二人称的视角描述对云教学这个现象的初步认识,表达了在疫情期间本人如何使用云教学平台学习以及阐述云教学的利弊,并以就如何正确看待云教学给出建议;或以词的形式着眼于疫情防控下的青年学习现实,描写了研究生们借助“云”工具在家坚持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日常生活。来自外文、心理、哲社、教科等学院的华师学子,将作品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将思考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在此次作品征集活动中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2020年,注定是最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国新冠疫情防控的日子里,我们有了许多“云体验”。各种熟悉而日常的元素遇上这个时代的风口,碰撞出前所未有的色彩。“云教学”“云课堂”“云考试”的提前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段经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在“云里”有所领“悟”。通过“云里悟理”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线学习心得作品征集活动,选手们讲述出疫情最美故事,提出“云时代”最新思考,体现出华师研究生紧跟时代、积极思考的素养与担当!
附件1
“云里悟理”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线学习心得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
序号 | 作品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学院 | 作者专业 |
1 | 疫情下的反思与展望 | 刘秀景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学科教学(英语) |
2 | 未来不用去学校上学了吗? | 苏诗 | 教育科学学院 | 小学教育 |
3 | “云”端挑战 | 温秋燕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教育 |
4 | 云时代下的学习新态 | 胡全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5 | “云”上云云,教育何为 | 李金莲 | 文学院 | 学科教学(语文) |
6 | 开题记 | 吴嘉韵 | 文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7 | 我的“云”一天 | 余怡舒 | 文学院 | 学科教学(语文) |
8 | “云时代”下的学术活动:当代知识青年的责任与危机 | 周倩瑜 | 文学院 | 中国古代文学 |
9 | 云上学习,给我的新成长 | 陈俊儒 | 法学院 | 经济法学 |
10 | 云时代青年之行 | 张萌萌 | 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11 | 鹰翱云端,亦高亦远 | 李靖怡 | 文学院 | 学科教学(语文) |
12 | 奋进 | 彭恋思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13 | 时疫·致青春 | 阮青青 | 数学科学学院 | 应用数学 |
14 | 渔家傲·疫中“云”思 | 吴嘉韵 | 文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5 | 只用一“点”就好 | 杨健豪/裴枫华/王鲁栋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16 | 网 | 钟艺 | 文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7 | 大展“云”图 | 梁碧兰/郭月明/陈祉桦 | 法学院 | 法律(法学) |
18 | “云”上风景 | 肖小娟 | 文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