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卢泽娜 审稿人:邓峰、王辉、曾卓
把握区位优势,助力新师范建设
2020年8月1日至3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和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协办的第一届粤港澳环湾区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论坛暨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第二期学科教学(化学)暑期学校借助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份和16所学校的100多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齐聚“云端”,共飨学术盛宴。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保障师生安全,即使无法相聚魅力羊城,但学科教学(化学)指导组依托腾讯会议、QQ等工具精心为学员们搭建了共同学习、交流探讨、提高技能和增进友情的线上平台。在活动期间,专家名师传真经,以赛促学共成长,形式多样的活动和精彩纷呈的内容让学员们且学且思,收获满满。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粤港澳环湾区要打造全球教育和人才高地,亟须在新一轮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改革中加快转型、重点突破,打破各高校间交流合作的壁垒,促进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平衡发展。因此,立足于国家政策和响应广东省新师范建设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作为环湾区重点师范院校,举办了“2020年第一届粤港澳环湾区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论坛暨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第二期学科教学(化学)暑期学校”活动,得到了兄弟院校海南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以及多位境内外化学教育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全国各地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主办方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与协办方积极沟通,组织教师和学生助理,全力投入活动准备,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学科指导组也在研究生院的全程指导下精心设计了两天半的活动内容,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的同时打造了精品讲座和干货课程,确保线上学习和交流的质量。
图1 “诚意满满”的课程表
专家名师领航,云端学习不止步
七场精品讲座——立足专业,紧扣实践,教学研究双向发展
来自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名师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讲座。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结合手持技术国家级获奖课例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3×n”课堂教学范式。香港教育大学孙丹儿教授为扩宽学员的认识视野带来的丰富课堂内外不同教学情境和STEM活动中的技术应用案例介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得圣教授关于“有机学习”的先进理念探讨,澳门大学魏冰教授关于化学教育的学科解读和化学教育研究的入门介绍。广西师范大学黄都教授结合广西地区地域教育特色提出的化学教学范式转换及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华南师范大学邓峰副教授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思维视角下的化学教学设计”。广东实验中学的刘立雄老师结合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带来的《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课程设计——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主题讲座。
每一场讲座都干货满满,学员们热情高涨,受益匪浅。
图2 干货满满的专家讲座
三场交流会——师长指导明方向,朋辈交流经验谈
除了7场精彩的讲座意外,化学学院学科教学(化学)指导组还组织了三场交流分享会。第一场交流会由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化学)指导组王辉教授、孙艳辉教授、邓峰副教授、肖常磊副教授从考研大纲的制定发布情况、学院的招生情况,包括定向生、联培生和推免生等招考条件做了详细解释,并就同学们关心的考研问题和报读问题进行解答,同时鼓励和欢迎学员们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开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升自己、实现人生梦想。第二场交流会,由5位中学教学名师(黄远老师、谭琼念老师、张幸明老师、庄建德老师、陈虹任老师)向学员分享追求成为卓越中学化学教师目标的心路历程与经验感悟,提出了“情怀重要、学习重要、拜师重要” 三个重要理念,并鼓励学员们做好专业规划、提升综合素质、潜心修学。第三场交流会,由6位优秀的学科教学(化学)专业毕业生(李美贵、陈灵灵、罗鸿伟、李培桐、邓超、钟媚)分享了读研、生活和工作的经验与感悟。
图3 “卓越中学化学教师的成长之路”名师座谈会
一场说课比赛——知行合一展风采,听评结合促进步
为促使学员学以致用,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学科教学(化学)指导组邀请了10位分别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参加研究生说课比赛,同时也邀请到中学教学名师邱惠芬老师、郭钰铭老师,广西师范大学黄都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辉教授和邓峰副教授组成专家评委团,为选手们进行点评和指导。本次活动以赛促学,通过专家点评和悉心指导,学员们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激发学员们积极思考,不断学习和成长。
图4 优秀研究生说课邀请赛
努力终有所获,学思结合追求发展
此次活动学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过程紧凑,学员们表示收获颇丰。
图5 学员们在课间的交流与分享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吴洁芸同学说:“这次的讲座加深了我对手持技术的理解。微型实验相比传统教材中的实验,能够实时、准确、快速、定量地进行实验,同时获得现象证据和数据证据作为实验分析的依据,提高操作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证据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缪依玲同学表示,通过两天的学习,自己收获到的比预期的广度更广、深度更深,既有国际化的教育研究理论,也有大湾区环湾区教育现状思考;既有高屋建瓴的前沿教学理论,也有紧扣课堂的职业成长分享;既有凸显创新性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也有重视系统性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指引。
来自南昌大学的谢佳文同学的分享:经过交流和学习,她对教育的热情有增无减,决心怀着对教育的初心以及为国家教育做贡献的心,把这份情感传递给学生。作为一名非师范生,谢同学很羡慕本科是师范生的同学拥有许多教学实践机会,因此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汲取更丰富的知识。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朱欣彤同学通过此次活动明白了教师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的责任,更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同时除了专业过硬之外,还要有不辞辛苦和不计回报的教育情怀。
此次研究生论坛暨暑期学校活动,共有113名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结业证书。其中,陈泳蓉等8名同学获暑期学校优秀学员表彰,刘睿琪等4名同学获研究生说课比赛一等奖,陈爱丽等6名同学获研究生说课比赛二等奖。
图6 暑期学校和研究生论坛的结业证书
助推平台建设,薪火相传携手同行
依依不舍落帷幕,莘莘学子满载归。在海南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及各位专家教授和一线名师们的大力支持下,论坛与暑期学校圆满成功!本次活动不仅为粤港澳环湾区化学教育提供了交流平台,还为线上教学新模式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加深了环湾区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汇集了区域内的化学教育专家、名师和精英,为促进环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培养了教育行业的新型人才。
图7 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本次研究生论坛和暑期学校是化学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通过两天半的学习激发了学员们对化学教育的热情,提高了学员们学术、实践能力,拓宽了学术视野,鼓励大家响应广东省“新师范”建设的号召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积极投身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成为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