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学生疫情防控意识,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今年9月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我校“青春宣讲·中国道路”华南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成员文学院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张衡、心理学院2019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徐文明、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世界史专业博士生郭隽骛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李水胜先后走进文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生物光子学研究院、音乐学院和心理学院,面向1000多名研究生新生开展“中国战‘疫’大讲堂”朋辈思政课专题讲授活动。
张衡从“正确认识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及影响”、“疫情之‘治’彰显中国之‘制’”、“战‘疫’中彰显中国精神”和“使命担当,青年力量”四个方面来讲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先后采取的措施,形成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并通过一组组图片展示平凡人的战疫故事,鼓舞同学们铭记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徐文明通过翔实的数字比较以及中外政治人物与知识阶层的评论分析,剖析事件背后的根本所在,例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显著优势。全党全国对待疫情科学慎重的态度、维护社会稳定的举措、后勤的供给保障以及实时舆论的引导措施,都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关键,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
郭隽骛高梳理了国内外疫情发展现状、疫情演变脉络、中国抗疫实录,对比了中外抗疫过程的防控手段,总结归纳国外疫情泛滥的原因及中国抗疫的教训,最后鼓舞同学们要树立制度自信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水胜对比了国内外疫情的防控形势,论证了中国的防控努力为什么应该得到普遍认可,引导学生透过疫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钟南山、张伯礼、李兰娟等抗疫事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青年担当和时代榜样问题,勉励学生通过疫情“大考”强化“青年担当”。
此次系列主题讲授与抗疫战线上涌现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引发了研究生新生们的深度思考与热烈讨论。文学院张同学在听完课后深有感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练就过硬的本领,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奋斗中绽放自己的光芒。”其他新生也纷纷表示,要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担负起青年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中国战‘疫’大讲堂”朋辈思政课专题讲授活动作为今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创新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思想育人与活动育人的一次有益尝试。未来博士宣讲团将继续聚焦时政热点、聚焦青年成长、聚焦中国故事,努力将党的重要精神和创新理论悟透说通道明,服务校内外师生朋友的需求需要。
张衡在文学院宣讲
李水胜在心理学院宣讲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在宿舍观看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