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张潘 审稿人:叶松东
2020年10月20日14:30,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办,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会和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第十三届“勷勤论坛”之创新活动—体育健身和急救知识科普讲座在体育科学学院院楼425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王松涛教授和刘鸿优副教授主讲,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会陈小燕与高广敏主持,体育科学学院博、硕士研究生及其他学院研究生共计250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全场座无虚席。
运动损伤是人们在运动中经常会发生的意外,借此,王松涛教授以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作为切入点进行讲解。王松涛教授表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可总结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思想上的重视不够、缺乏运动损伤知识、技术动作错误等。而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是要加强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充分热身以达到松解紧张的肌肉和筋膜。最后王教授还强调了跑步爱好者需重点拉伸的两个部位,分别是髂胫束和梨状肌。
王松涛教授
接下来王教授讲解了如何在运动损伤时进行急救,他提出在运动中遇到不同的情况要学会用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去应对,例如出血后的急救可以用加压止血、止血带止血等方法进行快速止血。在软组织损伤中可用冰敷、冷疗法进行科学处理。紧接着王教授提出了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理论。最后王教授详细讲解了心脏呼吸骤停的急救措施并进行现场模拟实景演示。
同学们在现场进行实操演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行列当中,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减重运动成为了国人运动的第二大需求,刘鸿优副教授从健身的趋势与目的剖析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管住嘴,迈开腿”六个字为切入点,用严谨的数据从四个角度去为同学们讲解了运动表现,分别是有氧+力量混合训练效果优于纯有氧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提升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可穿戴设备数据指导运动需要考虑其效度、足球是能够有效改善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
刘鸿优副教授
在讲座尾声,同学们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向两位老师提出了对运动损伤,运动与健康,运动负荷方面存在的相关疑惑,同时两位老师也结合自身经历耐心地为同学们进行解惑。本次讲座既拓展了同学们的研究视野,又增长了运动损伤急救与锻炼身体的知识。
图为提问环节
刘鸿优老师与同学们的大合照
急救知识科普主讲人——王松涛教授介绍
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访问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大众健康的运动干预。具有预防医学和运动医学教育背景。独立撰写或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和教材:《运动与自主神经》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体育科学》等国内核心期刊和《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等国外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
体育与健康主讲人——刘鸿优副教授介绍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华南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博士毕业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身体锻炼与体育科学学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60 篇,其中 SCI/SSCI 期刊论文 23 篇、SJR 期刊论文 4 篇;CSSCI 期刊论文 18 篇、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 篇、其他中文期刊论文 11 篇。担任"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等 18 家 SCI/SSCI/SJR 期刊,以及"中国体育科技"等 4 家 CSSCI 期刊特邀审稿人、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