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勷勤论坛”化学学院分论坛之吴丰昌院士学术报告

撰稿人:赵鹤  审稿人:李海伦

 

1118日,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院士受邀莅临化学学院做相关报告。

1.png

图一

吴院士是环境基准与标准及污染控制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方面的专家,本次讲座题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初步研究”,所以吴院士针对水污染、水环境评估标准为主题展开了报告。

吴院士上台后首先介绍了自己实验室的工作内容。首先是制定标准。其次是研究国家的一些重大区域、重点项目如造桥、修路、水利大坝等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估并制定治理措施。

接下来吴院士详细介绍了标准的含义、制定标准的意义以及如何制定标准。吴院士在报告中提到:“我们特别希望能找到一个既保护我们环境健康,又能促进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式,所以就要做大量的研究来制定标准,而国家就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监测和考核,以及根据这个标准来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标准是一切工作的依据”。同时强调了制定标准时要根据国情,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吴院士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同学们地理解了环境评估中标准的作用和意义,也让大家了解了吴院士团队所做的工作。

2.png

图二

随后吴院士通过饮用水的安全标准这个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来引入今天的主题:我国的地表水环境。通过吸取欧盟和日本的经验教训,我们要合理制定水污染环境标准。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经使用了17年,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国家需求,反映经济技术,反映最新科研成果。我们要开展标准体系、指标与限值修订工作。

吴院士还在讲座中强调,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体进行分类并制定不同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区域性差异。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达标考核时,自然背景也不容忽略,由自然本底造成的超标,不可以盲目治理。

最后,吴院士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标准制定的重要性,且制定标准时需要系统的科学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做到水环境标准的制定与时俱进,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基础,及时修订。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水环境标准的制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跨学科来听讲座的同学来说也是知识的拓展。相信这会对同学们今后的科研学习有所帮助。

提问环节:

在提问环节中吴院士提到广东珠三角地区水体的溶解氧较低,这是不达标的,溶解氧低的水体容易发臭,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溶解氧低的原因可能是由污染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海水交换、气候的因素。目前他们也在做这个的评估。因为不是污染造成的溶解氧降低,所以溶解氧不再作为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指标,但是要监测。

3.png 图三

最后感谢吴丰昌院士的莅临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