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七零后学者论坛系列讲座回顾

撰稿人:文学院研究生会  审稿人:何芬芳


为增强文学院研究生的阅读及思考能力,拓宽学术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7月至9月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七位文学院“70后”学者围绕自身学术经历、研究成果等内容开展专题讲座,鼓励和支持文学院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了论文写作的能力,彰显了文学院学生独到的见解和敏捷的思维能力。系列讲座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学子参与,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跨越时间以及空间的学习机会。

 

第一讲:文学空间考现学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逾,给大家呈现了题为“文学空间考现学”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内容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内容非常充实,可谓干货满满。第一部分是文学的现代考现 ,凌逾教授简明扼要地辨析了考古学与考现学的区别在于前者以时间为线索,而后者则以空间为线索。她以香港文学为例,通过解读悠游文学范本。第二部分是考现学创意源起与云涌,凌逾教授指出人类考现的必要性并梳理考现学了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是文学的个体当代考现 ,凌逾教授在该部分依然以中西交汇之地香港为例,考察了也斯、董启章、潘国灵、廖伟棠、陈志德等一众香港作家笔下的文学地景;第四部分是文学的集体当代考现,与个体当代考现相对应,凌逾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集体当代考现的研究路径;第五部分是文学“考现”如何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在这一部分凌逾以成都的全球化传播策划为例,从“文学中的成都景观:通感跨界”“拓展城市景观考现文学”和“定位成都logo:熊猫之城的文学再造”三个方面论述文学“考现”如何在提升文化形象上发挥功用;第六部分是考现文学、地志文化的拓展与未来,在对考现学和地志文化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论述后,凌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如何考现文学、地志文化的拓展与未来”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并指出后现代空间叙事学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让空间成为主角。凌逾老师讲座结束后,评议人申洁玲老师也进行了精彩地评议。讲座结尾,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凌逾老师也热情且耐心地进行解答,凌老师的解答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同学们收获颇丰。

image.png

第二场:教师语言艺术

文学院副教授,华南师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张舸,同学们呈现了题为“教师语言艺术”的学术讲座。讲座伊始,张老师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启示大家可以通过调整说话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醒大家重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接着,张老师先从“面”上与大家探讨了“教师语言表达的艺术”。又从“点”上和大家探索了“与学生沟通的技巧”,用真实事例向大家介绍了教师与学生沟通时需要坚持的三大原则即:灵活性、正向性和控制性三性统一;对事不对人;积极聆听。最后,张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三类与学生沟通的高效用语。张老师的讲座结束后,点评人周小蓬老师也进行了精彩的评议,周老师的评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作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掌握教师特有的专业性的语言。第二,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性。第三,提升教学语言的两大方法是加强练习和研究。周老师鼓励同学们加强对教学语言的深入研究,希望同学们能用优秀的科研成果影响他人与社会,让教师语言更加专业化。张舸老师亲切的讲学形象和丰富的学识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小蓬老师专业的评议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参会者。讲座结束后,参会师生向两位老师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并纷纷表示要增强语言责任感,为教师语言的专业化共同努力。

image.png

第三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汉译版本及翻译批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咸立强,从“少年维特之死”“翻译、个性与单位词”“翻译及理解:夏绿蒂的两个弟弟”三个方面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汉译版本及翻译批评问题”,并将相关问题与“五四”青春文化的联系贯穿于整场报告。其中,讲座伊始所提出的众多翻译家将歌德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年龄算错一例,鼓励同学们从“最不会出错的地方”与事实之间的裂隙挖掘译者的深层心理原因;从郭沫若与杨武能两位译者对“个”与“位”的使用一例,咸老师揭示了郭沫若在翻译过程所体现的民主、平等思想以及天然单位词所遵循的礼貌原则、秩序原则等。本次讲座视角独特、知微见著,初步培养了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人文思想的关联等学界热点话题。

image.png

第四场:英国文化研究理论的经验性及其启发

文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段吉方,以伯明翰学派为例,提出并阐释了“理论研究把握现实经验”的相关路径与方法,表明了文学理论与社会实践可以共生的一个观点。段老师首先从在文学理论的研究中为什么会出现“理论过剩”“理论终结”的这种观点讲起,认为对于理论而言,我们是要破除某些关于理论的固化思维,而不是不要“理论”。这是因为“理论”不可能消失,在文学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的各个地方,理论问题都不能避而不谈。故而,重要的是应该去反思,为什么会有“抵抗理论”的声音?而伯明翰学派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研究并不是无效的,理论研究同样可以有效抵达经验性地带。本次讲座段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启发了同学们对于理论研究和经验实践关系的思考,本次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领域,也让大家对文学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对于学术研究问题的思考。

image.png

第五场:漫谈汉字学的应用价值

文学院教授秦晓华,从文献、历史、教学等角度漫谈文字学的价值。

就文献学而言,首先要强调的是文字的正确理解是释读传世文献的基础,对字的理解会影响对相应文句的理解,有时还会影响对整篇文献的理解。而文字学知识,尤其是古文字学对释读文献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在传世文献中有错字和传抄错误的现象,也可以利用文字学这种手段加以纠正。

就历史而言,早期历史的研究离不开文字学的帮助,并且可以通过文字材料和知识重新认识历史。

就语文教学而言,首先明确语文教什么的问题,学习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学、学习语言文学。语文不是学课文内容而是用课文学语文,重在学习语文文字的作用,语文能力不仅靠教师讲授,还要在实践中去获得,要学会利用文字学的知识来做好语文教学的工作,通过学习文章的方式来掌握语言文字。其次,在识字教学、文言文教学方面,文字学知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

在讲座结尾,秦晓华教授表示文字学工具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考的角度。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秦老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讲授令他们获益匪浅。同学们对于文字学这一学科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image.png

第六场:《庄子·齐物论》寓言释读

文学院教授孙雪霞,以《齐物论》寓言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走进庄子瑰丽奇谲的世界。《庄子》一书,寓言十九,想象诡奇,孙老师在讲座中释读槁木死灰、沉鱼落雁、狙公赋芧、罔两问景、庄周梦蝶等寓言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世间万物是如此地千姿百态,而庄子站在万物的角度,打破各种疆域界限,达到万物齐平的境界。

讲座最后孙老师在小结中讲到:我们要回到文本去理解齐物之意,要理解庄子行文的特点。庄子讲道之齐物,并非否定万物的差异性,是在道孕万物和道蕴万物的意义上看待道物关系,是宇宙本体论,是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散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他的哲学思想令人困惑难解,但孙老师条分缕析地讲授并运用生活化的例子让同学们对庄子思想有了更明晰的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对庄子的研究兴趣。

image.png

第七讲:后人类时代的理论思考和前景展望

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慧姝,以“后人类时代”为中心,展开理论探讨,在讲座的开头提出从伊哈布·哈桑开始,“后人类时代”这个概念才有了比较确切而正式的命名,并且解释了何为批判性的后人类,和建构性的后人类,以及区分了二者的不同。老师又分别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后人类时代的理论转向:后人文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人类自身的思考;人类身体与赛博格身体的改造;对世界认识的二分法观念的挑战。

后人类时代的伦理思考与古典人文主义的经典路线不同,后人类的伦理学摒弃了道德与认识论上的普世主义,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关系论意识,展现为一种扎根但又偏颇的责任形式。在一元论本体论的框架下考虑自然—文化连续统一体,致力于多方向、跨物种的关系性。后人类主体需要以肯定的态度对待多元性、宇宙性、无限性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联。后人类认知主体既是一个时间连续统一体,又是一个集体组合,其游牧愿景意味着要承担双重责任,一是投身于变化的过程,二是恪守社会生态智慧意义上的伦理规范。

后人类时代的理论动态,如萨维落提出后人类时代的美学既不局限与人类的判断,也不特别焦距人类的主体性,相反美学应该更注重事物的个体性和互补性;王晓华学者认为后人类美学尽管还在生成,但是已经超越了传统感性学的特征;还有王坤宇学者的后人类影像研究,唐·伊德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四种划分,法国斯蒂格勒提出的“逆人类世”的进程等等。

   在讲述完各学者的研究之后,刘老师带领我们对后人类时代的前景进行展望,最后以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预言结束整个讲座,汤博士认为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难题,唯有依靠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学,因此也倡导我们要多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能引领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世界的和平统一贡献出力量。整场讲座,逻辑清晰,脉络鲜明,既严谨又有趣味,令参会的同学们获益匪浅。

image.png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文学院七零后学者论坛系列讲座体现了文院师生志在立身立学的观念以及薪火相传的精神,为文院师生切磋学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平台;拓宽了文院学子的学术视野,引导广大文院学子精进学业,牢记使命与担当,肩负起传承学问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