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逸嘉 华文婷 王畅畅 审稿:吴鹏泽 张彦
近日,第十四届“勷勤论坛”主论坛之“‘微’言大义,‘课’尽精彩”——第七届研究生微课视频创新制作大赛决赛于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讲学厅举行。本次比赛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会协办。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胡小勇、吴鹏泽、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张彦出席决赛现场。
本次微课视频创新制作大赛,致力于搭建全校研究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旨在通过比赛促进研究生专业知识与实训技能的强化与融合,引导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本次比赛设置有常规赛道与红色赛道,初赛共有130组选手报名参加,经过赛事组专业评委团队的重重评估,两个赛道共13份微课作品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本次比赛决赛分为领导致辞、嘉宾讲座、参赛选手展示、评委点评和颁奖仪式五个环节。其中,参赛选手展示环节对13份作品进行奖项评比。本次决赛奖项设置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赛前通过网络投票在两个赛道各选出1名人气奖。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比赛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参会方式,现场参赛人员和线上观众共两百多人见证了本次比赛。
吴鹏泽副院长赛前致辞
首先,吴鹏泽教授为比赛开幕致辞,并表达了对评委老师的感谢和对参赛选手的期许。他表示希望各位选手能够在决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准,赛出风采,赛出水平。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微课,本次讲座邀请了胡小勇教授作了题为“设计好微课”的专题讲座。胡老师从微课的定义、微课的设计与技术、微课例比例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设计好微课以及如何用好微课,参赛选手和观摩学生表示受益匪浅。
胡小勇教授作赛前讲座
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从教学需求分析、选题价值、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微课作品,很好地呈现了教学理念、方法和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其表现赢得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部分选手风采
最后,评委老师对每个作品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尹睿老师强调了微课设计要注重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需兼顾学科性与应用性,要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进行视角上的转换。王洪江老师强调了微课设计应体现学科多元性,要不断丰富微课的展现手法,丰富微课的表现力。选手和在场观众学到了许多微课制作技能,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常规赛道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人气奖1名。红色赛道共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人气奖各1名。
评委点评
颁奖现场
附:获奖选手名单
常规赛道:
一等奖 | 张绮梦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 神秘的大气压强 |
二等奖 | 洪畅 | 文学院 |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二等奖 | 罗文婧 孙敏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机智的蛋白质 |
二等奖 | 潘颖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参观”网上博物馆——网路浏览与下载 |
三等奖 | 罗嘉兴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意识的本质 |
三等奖 | 华越 | 文学院 | 反差对立见“顿挫” |
三等奖 | 王闰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How to master the Cup Game |
三等奖 | 王君琳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Why China is called China? |
三等奖 | 黄江舟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AI变强的魔法—ML和DL |
三等奖 | 夏婉 曾艳婷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搜索引擎的原理及应用 |
人气奖 | 王君琳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Why China is called China? |
红色赛道:
一等奖 | 李磊 王美玲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邓小平南方谈话 |
二等奖 | 朱志锋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三等奖 | 余雪梅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三湾改编 |
人气奖 | 朱志锋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