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黎胜松 摄影人:杨佳丽 审稿人:莫丹
为提升化学学院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化学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四期活动邀请了广州市天河区太和中学的化学高级教师张冠桓,进行了题为《如何做新时代高素质的化学老师》的专业指导讲座。本次讲座于2021年12月1日在大学城理一栋401会议室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全体同学参与讲座交流,另有50多名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讲座学习。
讲座开始前,首先进行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兼职导师聘任仪式,化学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莫丹老师为张冠桓老师颁发导师聘书。
图1颁发聘书
在讲座中,张冠桓老师提出教师应有理想和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和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而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他强调,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才能在各方面帮助和指导学生。他通过一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仁爱之心:如果你把学生看作天使,你就每天享受在天堂。接着,他建议师范生应学习和掌握新概念下课题教学的基本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学会包装课堂,通过巧妙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 |
图2 张冠桓老师分享教学心得
张冠桓老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需要把化学生活化,才能使课堂不乏味,使书本知识通俗易懂。他以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为范例,将化学实验原理如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融入课堂游戏,在现场演示了“清水变红酒”、“清水变汽水”、“清水变牛奶”的实验,并邀请4位同学上台亲身感受在课堂上制作“饮品”的过程,展示通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图3 现场同学互动
![]() |
张冠桓老师对师范生提出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的要求,提醒同学们在任教过程中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并凝练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核心观点,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勤奋好学为中心,以不断精进教学技能技巧,成长成为高素质老师为基本点。同时,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教学评价等手段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水平。
图4 现场同学提问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中学化学课堂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等问题向老师请教。张冠桓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逐一解答,现场互动交流气氛良好。
图5 合影留念
张冠桓老师在讲座中从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实例出发,通过让同学们感受真实的教学情景,传递执教热情和教学巧思,加深了同学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张老师的精彩分享为初中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本次讲座围绕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展开,对同学们在读研期间提高化学教育和师范素养,在行动中回归教学本质,在反思中创新教学实践,不断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教师能力和素养,成为高素质的化学教师指引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