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学院第70期岭南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撰稿人:郑钟晴 摄影人孙少雄  审稿人叶老师

 

图片 3.png 

2021年12月2日14:30在教学楼4栋301举行体育科学学院第70期岭南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作为文化资源的民族传统体育”,本期论坛由马晟副教授指导,汇报人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夏晓华、郎春箫、欧翁玲、麦美欣。

 

图片 7.png 

夏晓华

 

《文化资源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浅析》的汇报中,夏晓华首先介绍了新疆特殊的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新疆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之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但近几年在城市化进程以及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为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第二部分中,夏晓华介绍了新疆文化资源与少数民族体育的关系: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上述现状,夏晓华提出了新疆文化资源与少数民族体育的融合发展的路径:第一,短视频业化开发。第二,旅游商业开发。第三,政府与高校共建特色专业。第四,申请入民运会。

 

图片 6.png 

郎春箫、欧翁玲

 

“课程思政”视角下非遗本位文化的回归——以广东醒狮的术、艺、道为例》中,郎春箫、欧翁玲介绍课程思政与广东醒狮的基本概念,指出现阶段广东醒狮进入校园后存在重技术轻文化、重形式轻艺术、重绩效轻情感的发展现状。最后,郎春箫向我们介绍了通过OBE教育方式对广东醒狮体育课程进行反向设计的过程。

 

图片 5.png 

麦美欣

 

《文化资源视野下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以广宁“爆龙”为例》中,麦美欣首先介绍了广宁县的地域特点以及广宁“爆龙”的辉煌历史,但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进程中,“爆龙”面临着舞龙队伍萎缩、舞龙程序简化以及舞龙场地缩小等发展困境,开展规模已大不如从前,随之而来的就是“爆龙”文化的没落。麦美欣根据上述现状提出相关发展路径:第一,整合“竹乡”资源树立“民俗体育+格局意识”。第二,打造文化IP,开发爆龙产业链。第三,搭载政策顺风车,做好活态传承。第四,拓宽传播渠道,增加文化辐射。


图片 1.png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报告介绍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让大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承发展对我国体育多样性和健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