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的“研究生教育2021年度十大热点”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学院推荐和专家评议,“献礼显特色!我校100门优秀研究生课程思政微视频献礼建党100年”等十项工作入选“研究生教育2021年度十大热点”。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2021年度十大热点”如下:
1.献礼显特色!我校100门优秀研究生课程思政微视频献礼建党100年
2021年,喜迎建党100周年。为激发广大教师自觉为党和国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华南师范大学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微视频制作大赛,并评选出100门优秀微视频,献礼建党100周年。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新闻网、晚安华师等多家媒体平台进行报道转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我校高度重视,以精品意识与创新精神,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体系。100门优秀研究生课程思政微视频,正是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工作的优秀结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莫雷教授主讲的《学习心理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主讲的《改革开放史》,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汤庸教授主讲的《高级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刘云刚教授主讲的《政治地理学》等课程,入选百部优秀微视频。此外,卢清丽教授主讲的《声乐艺术概论》、马廉祯教授主讲的《毛泽东“六段操法”》等音体美类课程,也均在100门微视频名单中。
微视频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除此项活动外,研究生工作部还于3月份面向全体研究生,分“忆百年峥嵘岁月,展世纪绝代风华”“看今朝千秋伟业,谱时代盛世华章”“憧未来激昂奋进,酬复兴意气风发”三个篇章,开展了13个子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其中,在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四部门联合举行的党史知识竞赛中,有34个二级培养单位共16566名学生参与了比赛。
2.培养启新篇!我校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1年3月,为深入贯彻全国、广东省和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新要求,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工作。
7月12-14日,我校组织召开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汇报评议会。评议会分经管哲法、教文艺史、理工农医三个组别,历时三天,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教授等15位评议专家与各学科负责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并对优化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打造我校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2021年9月,新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已从2021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本次修订工作主要依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国家最新学科目录、学位基本要求、核心课程指南、学位评估指标体系和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等最新要求进行修订,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前沿性。本次修订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凝练,打破了过去以二级学科为单元制订培养方案的做法,改为按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领域)为单元进行修订,培养方案数量更为精简,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由原来的157个调整为33个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和12个二级学科培养方案,学术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由原来的75个调整为20个培养方案和2个二级学科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了16个类别4个领域。修订过程坚持高标准和高要求,强化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对标国内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聘请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A类学科带头人、境外一流大学知名专家进行评议,其中专业学位要求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行业知名专家。构建了校、院、学科三级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机制,由学科负责修订、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学校进行评议,保证了修订工作严格规范、务实保质。
3.改革促发展!我校启动新时代教育硕士专项改革行动
我校以2021年3月初马兴瑞省长来调研“我校如何助力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6月初王恩科校长专题调研“加强学科教学法及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为契机,全面启动新时代教育硕士专项改革行动。此次改革主要着力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构建教育硕士管理新机制等。
首先,我校根据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需求,进行教育硕士管理机制、培养年限、培养方式的改革。成立教育硕士中心,负责落实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我校教育硕士相关政策规定,开展我校教育硕士培养、管理、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硕士培养改革的意见》、《教育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修订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教育硕士培养管理各个环节。此外,教育硕士全领域学制由2年改为3年,延长一学年主要用于实践能力培养,在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区实践一学期,在粤东西北地区实践一学期。并制定了2022年教育硕士引领助力汕尾试点方案,通过分批次、分区域,边实习、边研习,边助力、边引领,前培训、后验收的方式,引力助力汕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校还以国务院学位办、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1年质量专项巡查为契机,全面自查了我校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情况。通过书面材料、PPT汇报、老师(学生)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全面检查了全校所有教育硕士培养单位近三年的实践教学情况,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育硕士实践教学管理。
导师队伍建设方面,12月16日,成功举办了以“立德树人、规范过程、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新时代教育硕士培养的初心和导师的使命”为主题的“师范类院校教育硕士导师能力提升论坛暨教育硕士导师培训”。论坛邀请了全国教指委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等4位校外主讲嘉宾,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莫雷教授等6位校内主讲嘉宾从教育硕士培养各环节的重点难点、培养创新、质量提升等几个方面做了主题报告。这是我校首次对校内校外所有教育硕士导师进行大规模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中国知网对全国高校同步直播。本次培训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100多所兄弟院校组织观看培训直播,国内外在线参与人数达2.5万余人次。
4. 教学新设点!我校香港研究生教学点首届博士班开班
2021年6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香港研究生教学点首届博士班开班仪式线下线上混合举行。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卫、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谭伟红等领导在校内会场出席开班仪式。在香港研究生教学点香港金融管理学院会场,香港中联办研究部副部长李兵、香港金融管理学院董事长王中英、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委会副会长刘掌珠等香港各界人士,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潘国山等校友代表、香港教学点2021级心理学和体育学全体博士生出席了开班仪式。
香港心理学和体育学博士班是华南师范大学在境外正式批准注册的首个博士学位课程项目,对学校国际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在王恩科校长的亲自关心和指导下,以及学校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于2020年5月成功获得香港教育局批准注册。在香港金融管理学院的大力推动和香港社会各界特别是大公报、香港校友会等的宣传支持下,项目于2021年1月完成招生报名,3月完成初试和复试,在心理学和体育学专业共录取了10名在职兼读制博士研究生,报读人员主要是香港教育界、商界、体育界精英。面向未来,华南师范大学将以优质的教学管理和培养服务来帮助香港教学点博士生完成学业,推动港澳台同胞更加了解内地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功立业,进一步促进两岸四地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为港澳台地区的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精英人才!
5.党建践初心!我校心理学院“心理服务研究生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2021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心理学院“心理服务研究生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高校第二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该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学校党委朱孔军书记亲自联系指导下,依托“心理学A+学科”、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借助心理学院“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专业力量,传承“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爱国、拼搏、合作、创新”团队精神,着力打造服务国家大局和社会急需的先锋型、专业型、服务型党支部。
近年来,“心理服务研究生党支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打造出一系列服务社会的品牌活动。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期,该党支部始终走在抗疫前线,组织师生党员投入“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抗疫心理援助服务,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护航,为心理防疫贡献力量,有关事迹受到《光明日报》等近20家主流媒体的报道。此外,该党支部坚持为南部战区官兵开展各类心理服务和相关科学研究,助力强军事业;长期深入广东粤东西北、贵州毕节等贫困地区扶贫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定期到广东明康监狱、第一强戒所和未成年管教所等开展团体辅导心理活动;长期在广州、佛山、中山等地市开展社区心理服务、主持幸福聊天室等,为建设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幸福广东服务。
在2021年暑期,该党支部围绕消防员群体中的急迫心理问题,为虎门消防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等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压力心理干预、人际沟通与社会支持、“初心故事会”党史学习教育等,有关事迹入选《中国研究生》第二批研究生党建“双创”风采展。
6.团队立典范!我校首度评选研究生“四好”导学团队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发挥我校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团队的典型示范作用,我校于2021年3月首次启动研究生“四好”导学团队评选活动,同步开展第四届“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活动。
整个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经过二级培养单位推选、线上投票/资格审查、现场汇报答辩,最终评选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石成导学团队、环境学院应光国导学团队等15个团队为“‘四好’导学团队”,教师教育学部王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杨爱平等15位老师为“我最喜爱的导师”。答辩现场首次由部分导师亲自参与评选、展示团队风采。各团队通过导师视频、成果集锦视频、ppt展示、鼓舞表演等形式,生动展示了各团队导学互动、教学相长、科研共进情况。职业教育学院刘志文教授领导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团队,深入贯彻“师徒模式”,经常性开展师生小组讨论,营造师生共进良好氛围,近年来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三十余项,科研成果丰硕。音乐学院王海英教授领导的“舞妍部落”团队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情景教学,同时建立研究生档案,关注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润物无声之爱诠释着师者的高尚德行。生命科学学院李胜教授领导的“虫虫特工队”团队主要由青年科研成员组成,团队活力旺盛,科研热情极高,在导师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获得广东省专利授权十余项,李胜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与营养调控”项目于2021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华师时隔8年再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也是华师历史上的第3个。
7.论坛多亮点!我校第十四届“勷勤论坛”打造“红色”品牌,培育创新人才
2021年12月8日,第十四届我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勷勤论坛”顺利闭幕。本次闭幕式联合学校宣传部,首次采用线下加线上8K高清同步直播的方式,线上直播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晚安华师”等多个平台播放,吸引五万余名观众观看,闭幕直播反响极大。
浓郁的“红色味道”是第十四届“勷勤论坛”的一大亮点。为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本届论坛以“勷勤青年,励志明德;百年征程,勇担使命”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红色经典阅读等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活动,展现出浓厚的爱党爱国情怀。
与广东省博物馆协会联合举办“博物馆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本届论坛的又一大亮点。省市大型主题活动进校园也将成为今后“勷勤论坛”一个特色板块。
“品牌味”、“竞赛味”是本届“勷勤论坛”两大特色。校院两级论坛呈品牌化趋势;各类比赛项目比重加大,比赛主题也更贴近我校研究生的科研、生活和就业。此外,本届论坛还新增了留学生分论坛,校级主论坛也首次进入南海校区。
据悉,本届论坛在三个校区共举办320场活动,36个学院、11.04万学生人次参与,学生参与覆盖面加大,真正实现三校区学术交流跨校区、跨学科的互通共荣。
杨中民副校长在论坛闭幕式上指出,第十四届“勷勤论坛”无论从主题内容、参与程度、覆盖广度还是辐射影响,都较以往有拓展、有创新、有深化。“勷勤论坛”必将打造成为我校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和系统科研训练的优质品牌。
8.科研创新高!我校国际化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研究生学术论文再次增量提质
2021年1月29日,我校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2018级博士生侯嘉欣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Photo-responsive helical motion by light-driven molecular motors in a liquid crystal network”的研究论文。其导师陈家文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我校特聘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en L. Feringa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近年来,我校相继与荷兰特温特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协议(简称“2+2”联培项目),参加这些项目联合培养的双学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均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并发表在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如:2016级博士研究生吴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Small》和《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在内的SCI论文7篇并被多家媒体报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2016级博士研究生王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JCR一区科技论文6篇,包括《ACS Nano》、《Small》、《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CS Applied》、《Lab on a Chip》等。侯嘉欣同学是2018年入选我校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项目的。
目前,我校已与国外境外多所著名高校、国内多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方式共同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一举措已与我校研究生科研立项、十佳学术论文评选、勷勤论坛等多项学术品牌活动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我校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2021年,我校研究生科研业绩再创新高,各类论文、专著、专利共计1880项,其中达到学校科研成果B级以上的1193项。以研究生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的国际学术论文中,影响因子10以上的81篇,影响因子15以上25篇,影响因子20以上3篇,其中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江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黄定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刊物,皇家化学会旗舰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3.17% efficient Cu2ZnSnS4-BiVO4 integrated tandem cell for standalone overall solar water splitting”的研究论文,现该刊影响因子为38.532。
9.实践出成效!我校研究生实践成果斩获佳绩
2021年12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我校生物光子学研究院陈同生教授团队,该团队获得了2021年广东“众创杯”大赛博士博士后创新赛金奖以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9级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王正印正是陈同生教授该获奖“智能定量FRET显微成像系统”项目团队的主要负责人,王正印还在2020年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并获斩金奖。
成绩的取得并非个例,我校研究生在2021年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省级以上高水平实践成果数量明显增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文艺作品4项,“挑战杯”竞赛7项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1项),“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1项获奖(铜奖),案例分析大赛3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田家炳杯”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22项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获奖率100%。
12月25日,华为中国大学生ICT大赛2021总决赛颁奖典礼顺利举行,这场涉及全国964所高校,4万余名大学生参与的盛大赛事圆满落下帷幕。我校软件学院2020级研究生蔡旭刚所在团队获华为中国大学生ICT大赛2021总决赛全国一等奖(共8名),工学部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朱金乘、陈立明与施沈彬组成的队伍获全国二等奖(共10名),成绩斐然。
10.学子勇夺冠!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生刘湘全运会上喜破亚洲纪录卫冕冠军
2021年9月26日结束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校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湘以23秒97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创下的亚洲纪录,卫冕该项冠军,代表广东省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广东运动员的非凡能力和飒爽英姿。以第一速度触壁的刘湘得知成绩后,难掩激动,在泳池中流下了热泪,她表示:“我们这些运动员都代表了广东,都代表了广东速度。”
5岁开始接触游泳的刘湘,2010年进入广东游泳队学习,逐渐开启了她的“游泳”之路。在母校华南师范大学读完本科之后,她选择在这里继续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训练。常年的刻苦训练也为刘湘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早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子50米仰泳上,刘湘成史上游进27秒第一人成功摘金。在2019-2020年中国运动员传播影响力榜上,刘湘高居游泳运动员第一;2019年10月17日,刘湘入选了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2019年12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刘湘“训练标兵”荣誉称号等。
在2021年12月11日体育科学学院70周年的院庆典礼上,刘湘代表各位学子发言,她满怀感激地提到:“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教练的帮助,离不开体科院各位老师的教导。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母院培养了我,每当想到华南师范大学我都会不由地燃起自豪与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