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永远保持passion,学习如此,教育亦如此 ——访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黄丽燕

撰稿人:王美娟 黄雨婷

 

人物简介

1677153064266967.jpg

黄丽燕老师个人照

黄丽燕,牛津大学硕士,兰卡斯特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语言认知与测试研究中心”及“英语教育与评价”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初见黄丽燕老师的时候,她身穿一套优雅西装,发尾微卷,脖颈间的丝带增添了几分精致感。优雅而大气是黄丽燕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这恰恰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写照。她曾先后于牛津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攻读了硕士与博士学位,同时也是中山大学博士后,现今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

一位优秀高校教师,如何使自己永远饱含求知欲,并把学习的热情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科教学(英语)的硕士生实现“体验式学习”,真切感受到教育的意义?今天我们专访了黄丽燕老师,听听她的教学感悟与心声。

 

“三习”相辅相成,三人同课异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华师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生学习的大方向,为此黄丽燕设计了 “三习”实践教学体系,即见习、实习、研习。“三习”各有不同侧重,三个层次环环相扣。

见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身临一线教学环境,实地观察、体验。例如参与一线老师的教研活动,回来后通过回顾与反思,形成一篇report。郑梓雯是黄丽燕团队的研一学生,前不久刚刚参加了到广州市广雅中学的见习活动。此次见习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即华南师范大学的老师、广雅中学的老师分别准备同一门课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授课,对教学特点、效果进行比对观察。郑梓雯说:“即使我们是以学生的身份过去学习的,无需授课,但黄老师也会要求我们把自己当作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认真打磨教学设计。”

那是一堂英文读写课,主旨是介绍爱尔兰的风光。郑梓雯回忆:“我们小组当时的教学设计比较常规,总体思路是通过一个视频引入课程,接下来让学生读文章并梳理框架,最后对延展内容进行改写、补全句子。”听起来这个思路似乎很完整,但见习的目的就是发现自身的不足,取各方之长。“一节读写课只有40分钟,按照常规的想法是从教材文本出发,以读为主,以写为辅。但参与此次同课异构的老师思路则不同,她从‘写’出发,先让同学们描绘自身所处的广州,然后再抛砖引玉,拆解那篇描述爱尔兰的文章,从‘看、尝、听、摸、闻’五官的角度分析文章,并展示相关视频,最后还会让同学们对此前学过的课文进行关联性思考与比较。那个时候我才惊觉,原来这堂课还能这么上,能把这么多元素融会贯通!”正是通过此次见习,郑梓雯真正明白了黄丽燕常对学生们说的“不要把教材当作世界,要把世界当作教材”。

1677153064569488.jpg

2021年11月团队成员于广雅中学见习观摩

研习主要是专题式研究,一般拥有特定主题。黄丽燕提到此前组织学生去贵州赤水市,做了有关“自主学习的培养”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专题研习,采取“同课异构三人行”的方式——这也是黄老师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手法之一。与普通的同课异构稍有不同,“三人行”可以有很多种组合:高校名师、当地中学教师、本硕学生;本科、硕士、名师;华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老师、广州以外的高校名师、华师本硕学生。黄丽燕幽默地说:“三角形是最稳定嘛,况且三人行必有我师!”

此外,研习一般会和支教活动相结合。就在本次采访的不久后,黄丽燕就要带队奔赴湛江市,“打算在那里开发一个研习基地,我们的研究生除了学习和观察之外,也会给当地的学生进行讲座。”她补充道,“他们很喜欢听我们的研究生来讲,我发现学生之间的感情很真挚,他们之间更容易产生交流的火花。”

1677153064277770.jpg

2020年11月于遵义赤水一中开展支教研习活动

实习持续的时间则会比较长,采用“2+2模式”——两个月在珠三角的学校,另外两个月在粤东西北农村的学校。黄丽燕谈及实习对同学们的影响:“通过实习,他们的教学认知和价值观会产生一些变化。比如之前学生去粤东实习,那里扎根农村教育的老师是他们的榜样,也让他们更加感受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认识到那里也很需要自己。”想在粤东西北多做些事情,为教育公平尽一份力量,是黄丽燕一直以来的念想

谈到实习汇报,我们以为它是这样的:同学们将自己的实习见闻一五一十地写下来,形成一篇详细的文字总结汇报。然而,黄丽燕微微一笑,颇为欣慰地说:“我们的学生不是通过文字来做汇报,而是会设计一个汇报表演,还是蛮有意思的。比如之前有12个实习团队,他们以唱歌、朗诵、小品等形式表演出来,把实习中的所见、所思、所想融入其中。我才发现学生们竟然都这么多才多艺!”谈到这里她神色动容,“当他们把这些实习过程中的师生故事演绎出来,有时候我看了都会泪光闪烁,真的特别感动。”

针对研究生培养,黄丽燕还提到了UGS协同育人机制,UGS分别指大学、政府、学校。她为我们详细解释了这个机制:“像刚才提到的研习其实就是对UGS理念的实践,我们会和各个区域的教研室或者教育局合作:比如一些中小学的英语大赛,我们的学生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去亲身感受。当然了,华师有讲座的时候也会邀请对方来听。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则更为密切,比如中小学名优教师、兼职导师会来华师开设课程,我们的学生则到中小学参加同课异构三人行。”如今UGS从机制上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一种共建、双赢的模式,对于三方来说,这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一种互相成就

 

吃得苦中苦,力行“做中学”

永远在学习的路上孜孜以求”是黄丽燕最打动我们的地方。即使已经诸多荣誉加身,如今的她仍然在探索新领域、汲取新知识,被很多学生和后辈视为榜样。当被问到怎样才能像她一样一步步接近理想中的自己,黄丽燕首先提到的就是“保持热情”。

黄丽燕半开玩笑地说:“我虽然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一把年龄了,但感觉一直还是挺有学习激情的。”“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哈哈!” 她提到去年刚完成了一个国家社科项目,今年再尝试申报新课题,有时心里也犯嘀咕:“不要再报了,事情繁多,太累了”。但那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对于学术的热爱让她选择继续探索,而非止步。黄丽燕调侃自己“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但其实这是她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和学习热情,她从心底里认同学习一直在路上,“从来没觉得自己可以躺平了。”

对于研究生来说,黄丽燕认为若想不负自己的求学之路,学生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学习热情,再把热情转化为动力。她说:“没有动力的话,根本不需要谈方法。当然动力是可以培养的。”

如何培养呢?

首先当然是要多读书。“没有input怎么能有output呢?只有海量地读书,才能慢慢形成系统性思考。我喜欢学习恰恰是因为我每读一本书,就能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时候是很开心、有成就感的。”黄丽燕还会把她的学习热情传递给学生们,“我经常给我们团队的学生打鸡血,告诉他们这个新观点很有意思、那本书很值得读,时间长了,学生们会觉得好像还真有点意思!”当然,黄老师还强调在读书过程中要有批判性思考:“我们能从中学什么、不能学什么,其中的内容还有什么可以改正和改进的,都是需要思考的。”

1677153065669738.jpg

黄丽燕团队读书会

其次是“做中学”,一定要浸入式地去实践和操作。比如阅读要写书评,每天都练笔。比如老师推荐的一些课题,要潜心去研究。黄丽燕说:“不要觉得这是吃亏,不要想‘我又要占用时间了’‘不想去做了’,这样其实会让我们的发展受限。要勇于接受任务,正是在做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你才会得到锻炼。”

黄丽燕这个理念确实让学生们颇为受益。即将于2022年毕业的蔡典辉是黄丽燕团队中的学生,也是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一名。他在学习期间一直遵循黄老师的教导,回忆起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他说:“黄老师特别注重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因此她总是给到我们充分的机会进行实践锻炼。无论是参与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还是合作开展读书会主题汇报,这些都让我们成长得很快。”如今蔡典辉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正是读研期间所培养的教学、实践和表达能力,使他在求职时的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

黄丽燕也向我们袒露:“当然啦,学习必须要不怕吃苦。别人只看到你读了那么多书,但看不到背后的付出和苦难。其实我这几年我基本没看过电视,最近很火的一些影视剧,我全都不知道。”“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嘛,你专心做了这件事,就很少有心力去接触其他事情。要看自己怎么选择,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很享受,就够了。”

 

不断精进教学,不负三尺讲堂

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人才,华师学科教育(英语)的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走向一线、走向中小学的课堂。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黄丽燕对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有一些批判性思考,这也正是走上讲堂的华师学子们未来需要改变和努力的方向。

面对英语这样一门非母语课程,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差别较大,黄丽燕认为,若想培养学生的兴趣,应当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英语的工具性反映在我们可以用语言交流、解决问题,人文性则是指英语在发展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功能。

黄丽燕认为语言学习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学习。遗憾的是,目前很多人的状态是 “有知识而没有文化”,重视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这也是英语教学当中的遗憾之处。其实在生活中,无论是阅读国外进口商品的说明书、日常与人交流这些小事,还是了解外面的世界、读懂中外文化的差异、学会如何提高文化自信等宏观层面,学生们都需要用到英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世界作为教材,而不是把教材作为世界。

当学生意识到:原来通过英语,我能够真的读懂外国文化;通过外语,我可以了解世界。学生就会感觉到英语学科是重要的,他才会产生一种内生动力,真的有兴趣去学。

此外,很多人在学生阶段可能都碰到过这类教学场景:老师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老师的穿着、物件的摆放,从而猜出老师的性格。学生们纷纷猜测,答案各不相同。最后老师会以一个“OK! Good!”的简单夸奖而结束这次小活动。

但学生为什么分别会有这些猜测?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哪个学生的更有道理?这些问题老师往往不会给出细致的回应和评价。黄丽燕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如今的很多教学设计,在“教学评一体化”中把“教”和“学”做的很好,但缺少了精准的、有针对性的“评”。有教而无评,便很难知道课堂效果如何,也无法进行有效调控。黄丽燕认为:“‘评’不是在课堂最后做一个评价,而是要融入到每一堂课程教学当中去。”

如何能真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呢?近期黄丽燕围绕证据中心设计理论(Evidence Center Design)展开的研究对此有一定借鉴意义。她将其大道至简地归纳为:在教学中应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即教学目标),并且要明确基于教学目标,要有什么样的预期行为表现。再根据这些行为表现设计一些任务,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判断学生是否达成目标。而这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证据(Evidence)。黄丽燕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假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证明学生有批判性思维?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呢?这时可以让学生学习一篇有关艺术的文章,如果他能清晰分辨出中外艺术的差异特征,并能则说明该生掌握了批判性思维。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观察学生的思考过程、分辨他的行为表现并给出评价。”

对教学现状提出批判与思考,继而不断精进教学方法与理念,正是黄丽燕身体力行的,也是她对未来从教学生们的希冀。蔡典辉的追求与老师的理念不谋而合,如今他已经与厦门一中签约,当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时,他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既能站好三尺讲台,也能开展学术研究,不负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