勷勤论坛 | 第十六届“勷勤论坛”旅游管理学院分论坛——“烽火办学育英才,学在旅途延文脉”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分享会

撰稿人:黄蕴  审稿人:郭谌涛

2023年10月16日晚,华南师范大学第十六届“勷勤论坛”旅游管理学院分论坛——“烽火办学育英才,学在旅途延文脉”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分享会在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行政楼B203室开展。此次分享会特邀吕明老师担任主讲人,围绕研学线路设计展开分享。

一、嘉宾简介

吕明老师,现担任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研学旅行与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兼职方面,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研究员,广东研学汇实践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韶关五马寨生态园研学课程顾问等多项职务。多年来,吕明老师专注旅游教育(研学旅行、旅游职业教育)、旅游心理的研究方向,曾主持多项相关课题,如广东省青少年课题“香港中小学生修学旅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等。

二、分享环节

讲座伊始,吕明老师说到正值学校建校90周年之际,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建校历史。他希望,通过此次分享会,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华师校史,实现红色历史教育与研学课程设计的结合。接下来,吕明老师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背景、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过程、典型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1.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背景

首先,吕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建校以来的历史变迁和名人事迹。他认为对华师校史的学习也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红色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随后,吕明老师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历史作了详细的介绍,为大家梳理了华南研学基地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韶关、连州、梅州、云浮四个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并且,吕明老师指出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研学资源活化程度还不够、研学场所配套设施还需提升、精品化的研学课程设计还需提炼、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还需大力宣传和包装等问题。同时,老师结合华师九载十迁的历史,对各旧校址的办学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提醒同学们可以基于史料资源对研学课程的设计进行深度挖掘,使研学课程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意义。

2.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过程

吕明老师首先指出研学旅行的本质属性,明确研学旅行是一门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并强调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研学旅行整个过程应以学生为主导。随后,吕明老师阐述了研学旅行课程的特点,指出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需要经过导学、研学、展学、评学四个环节,并详细介绍了每个环节不同的教学形式。

3.典型案例设计

吕明老师还列举了两个案例向同学们具体讲解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过程,分别是“寻访坪石先生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小学研学课程”和““百年羊城:探索广州的过去与未来研学课程”。通过这两个面向不同活动对象的案例,吕明老师指出了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如课程设计要注意面向对象的身心特点,研学课程活动要讲究效果,设计方案的文字要精炼、呈现要美观,研学课程设计方案要合规合理,同时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在乐趣中享受学习等。

三、答疑环节

最后是本次分享会的提问及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提问,吕明老师耐心答疑。有同学提问,如何合理分配研学课程设计中线路和课程的比重。吕明老师认为,课程应占较大的比重,要将课程的点串成线路,进行整体研学课程的设计。还有同学提问,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否需要考虑活动成本和预算。吕明老师也指出,研学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活动的预算,要在合理的预算内开展研学的活动。此外,吕明老师还和同学们探讨了比赛的细节以及目前研学旅行的现状、研学导师素质的培养、研学课程的落地性等现实问题。活动尾声,主持人何玉华为大家补充讲解了比赛组队、作品提交等注意事项。

至此,本次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分享会圆满结束。本次分享会主题聚焦,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同学们也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