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李春晓老师:有爱无“碍”!回到祖国扎根残疾人体育!

撰稿人:林珏莹、李梦园、廖莹  审稿人:赖琼璇

那天,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办公室里与学生探讨着毕业论文问题,在讨论结束之后他转身离去,当门被关上,‘咔嚓’一响,我突然想到我为什么不回国指导国内的学生?

——李春晓老师访谈内容

 

人物简介

图片

李春晓,男,汉族,华南师范大学第六届“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获得者。主要从事适应体育(也称残疾人体育)、体育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曾于香港教育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研究生导师,亚洲适应体育学会(ASAPE)主席,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孤独症运动专家,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体育与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残疾人体育专委会委员。

采访时正是北京时间下午三点,对于国内大部分来说是工作进度条拉到一半的时间,而在另一边,正是英国早上起点,受邀我们采访的李春晓老师正为开启新一天的学习与工作而准备着。李老师本次前往英国访学,正是为了推进适应体育(残疾人体育)的研究。适应体育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陌生、冷门的领域。但如果提及残疾人体育、或2023年10月份在杭州举办的亚残运会、抑或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那214枚金牌与521枚奖牌,或许对于适应体育才会有更加具象化的了解,也能够真切感受到李老师的科研热情。

 

图片

图为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相关报道

 

让科学的体育运动成为‘每个人’的日常!”

2006年,李老师还是一名学习体育教育的大三学生,随着学院开始给学生提供课外科研训练,他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方向为残疾人体育的导师,于他而言,适应体育(残疾人体育)研究生涯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他回忆道:“那时,适应体育学科在我们国内刚起步,大众对于残疾人体育没什么概念的,对我而言也是如此。”当时的导师带着他们去儿童福利院参加了一次体育学院举办的活动,这次参加活动的孩子有一部分是被弃养的残疾儿童,当他们与这些孩子一起玩体育项目的时候,李老师被这些孩子纯真的笑容所感染。他突然意识到,原来体育不仅是对普通人而言很重要,对于特殊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更重要!从这开始,一颗名为“研究残疾人体育”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

李春晓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体育项目

投身于残疾人体育社会服务及公益事业,是李老师在钻研学术时最主要的社会实践。2022年,李老师团队开展了一次面向残疾人体育锻炼的线上科普讲座,为他们介绍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在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一位听众非常激动地问他们是否可以快速拿到体育锻炼的教科书或者指导手册,以便于自学一些更加科学的锻炼知识。“感觉到他的渴望和激动,我很开心,同时也很心酸。”李老师谈到。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有不同的残障问题,而这就导致了市面上相关的科普或者教科书难以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帮助。但这恰恰说明了他们需要做的科普工作要更多、更精细。“在疫情特殊期间,包括我们在内的其他同行专门为残疾人拍摄了许多居家锻炼的视频,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李老师分享道。

或许这些社会实践,让李老师团队对残疾人的需求有一定的把握,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些公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参加这些前线的工作感受反馈给我的是,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李老师说道。李老师在海外工作时也经常以体育教练的身份带领残障儿童运动。在那时,每当周六下午,这些家庭都会前来参加体育活动。“随着我跟他们接触越来越多,才了解到我带领孩子们进行运动的这一个半小时里,其实也是给予家长们喘口气的时间。”李老师理解照顾残障儿童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件十分耗费精力与时间的事情,所以在每周六下午的这一个半小时里,看着这些在家里看似很孤僻的小孩因为找到乐趣而“活”起来的笑容,看到家长能够因为这样的公益活动而眉眼舒展,他内心就更加坚定自己工作的价值。

图片

李春晓老师参与志愿活动

我们国家约有8500万残疾人,目前,国家虽然在残疾人事业上已经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由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不足,我们在路上、在商场中、公园里却很少看到残疾人,同时,比较残忍的真相是,他们能够获得的锻炼资源十分有限。“国家投资残疾人事业其实也存在一定的难关”,李老师如是说。因此,能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帮助这类人群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让科学运动成为每个人的日常,既是李老师为这一群体做的努力,更是为国家残疾人事业做的贡献。

 

教育不是让学生成为标准的‘汉堡炸鸡薯条’。”

从事残疾人体育研究这一路走来,李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类是多样化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多元、存在差异。“我觉得学生不是从肯德基或麦当劳这种标准化的美食工厂加工出来的汉堡、炸鸡和薯条,他们要成为自己牌子的汉堡,甚至有些人不想成为汉堡,想成为薯条、珍珠奶茶,都是可以的,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他更好的自己!”李老师笑着谈到。培养学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是一件对祖国的人才培养有意义的事情。在他看来,学生来到他的门下,他应该给予的是适合他们的引导方式和教育方法。

爱需要尊重,师生相处之道也在于此,尊重学生的能力、看到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尝试。在学校工作中,有些时候总需要学生的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老师一般会事先在微信群聊里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这次工作,如果遇到学生愿意做但却不适合此类事项时,李老师会开门见山说明清楚此项工作需要哪些技能,但如果学生坚持下去,那么他也会尊重学生的选择。李老师说:“虽然我已经知道了结果是什么样的,但我觉得学生能有一颗愿意尝试的心也是很棒的行为,毕竟很多事情都是从‘尝试’慢慢开始积累的。”李老师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邓羽洋回忆起李老师在布置任务后,对他们所说的话:“对我来说,你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大家不需要走一样的路,也因此没必要拿自己的路跟别人去比,也没必要完全让社会大众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定制你的路,独特的你的路因你而独特。”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刻在邓羽洋的脑海里。

图片

李春晓老师与毕业学生的合照

此外,李老师认为尊重的另外一个具象化表现,在于给予学生正向的反馈。最近,李老师组里安排了翻译国外期刊摘要的任务,每一次学生提交翻译,他会认真看待学生的翻译并及时反馈,但有一个学生的翻译达到了“满江红”的效果。从这次摘要翻译任务中,李老师推断出他在资料查阅做的功课还不足,对研究的领域还不够熟悉,于是便鼓励他,说:“虽然这次100个字里有90个字有我改的痕迹,但是你要认真查阅资料,争取有50个字是你翻译的,你就进步了。”根据学生的背景差异,给予尊重和鼓励,是李老师与学生相处的关键。李老师教导、培养学生的理念正如丰子恺美学中的“多样的统一”——多样的事物,合于自然之律而做成统一——随学生天性而动,尊重、包容学生的差异,赞扬、鼓励学生的“天性之美”。

图片

华师体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合照

 

教育需要我们用爱去感化、用真诚去陪伴。”

很多学生在李老师团队里,总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对于李老师来说,他认为自己培养学生的方式具有“中西融合”的意味,即受到西方思想以及中式风格的影响。

这么多年的求学与工作经历让李老师明白了交流与沟通之于学术、之于人际、之于自己的重要关系,这也启发了他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的思考。在海外留学时,李老师是双导师制学习方式,但恰因如此,才显得沟通十分重要。他说道:“有些时候我完成了初稿,发给其中一个老师看,这个老师他提出了新的意见,而当我修改完发给另一个老师看时,我又把修改后的Plan B修改回Plan A。”这个事情一直困扰着他,既增加了沟通成本,还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内耗,在决定把这种“苦”告知老师之后,这两位老师意识到了问题,并寻求了一种平衡点。而对于自己如何指导学生这件事,李老师也会积极与学生交谈,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博士研究生陈海飞与李老师已经相处了近一年半,可当他回忆起与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他还是感到了温暖。他说:“李老师很能体会学生的处境和忧虑,也会针对性地为学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同时,他思考问题也会比较长远,他很愿意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对我来说,能够学习到老师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能力比拿到一个学位更重要。”

我和学生们也会聊一些学术之外的事情,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李老师提到。此外,他还会主动约一些学生见面,一起打球、做运动,跟他们聊天。李老师说:“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做得不多,但是偶尔做这样的事情是可以维持良好的导学关系的。”有时候,学生需要一些学术以外的关心,这不仅会促进导学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会使得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爱里成长。

图片

李春晓老师与学生一起运动

在这次访谈中,李老师还提到了“嫉妒心”——这是人性的弱点,是十分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对于李老师来说,“爱”依旧可以化解这样的情绪。他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因为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学校为他颁发了一个奖项。令李老师比较开心的是,原本不需要到达现场的导师,却特地到达了颁奖现场为他祝贺,并鼓励他继续努力。而这并不是故事最暖心的结尾,在他拿着奖项回到工作站、打开门的一瞬间,工作站所有的同学都站在门口一起为他鼓掌,真诚地恭喜他。“即使我们是竞争的关系,但是他们的祝贺,让我在那一刻真的感受到了幸福。”李老师笑着回答道。他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有些时候不一定要嫉妒他人才可以获得动力,我们要带着一颗真诚、有爱的心,恭喜他人、祝贺他人,可以收获到更多幸福。

 

图片

李春晓老师与学生“派对”后的合影

在师门里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对于李老师来说是培养学生成才、呵护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但是他也会因为学生长期处于非常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中,担心他们步入社会后是否还能适应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这也是李老师一直在思考的导学问题。不过,对于老师来说,学生成长为心怀乐观、心怀有爱的人,毕竟和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遇到困难时,也能乐观走下去。

 

人生需要老师和家庭,阅读和运动的滋养。”

我现在一些做人、做事的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指导过我的老师。”李老师回忆道。遇见好的老师,不仅是人生路上的贵人,更是能够帮助自己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甚至于影响自己一生的人。

李老师在求学路上,遇到过通过聊天就能够给他带来良好受益的人,遇到过仅是在待人接物上就能够给他带来良好榜样的人,遇到过在学问上保持谦逊严谨态度就能够给他带来良好启发的人……他认真回忆了他的求学经历,回忆着这些给他带来了科研上、做人上、治学上的深远影响的人——这是他的第一份滋养。同时,家庭给予的支持与鼓励对他来说,是最大的滋养。一个家庭最好的滋养便是: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到从容。李老师认为从求学到工作,家庭给予他更多探索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就是滋养着他努力向上、探索世界的养分。

李老师还提到,一个人学习的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只是世界的冰山一角。就如同科学家只探索到了地球5%的海洋一样,未知的世界很大,人类需要探索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因此,他也认为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多阅读大师的书籍。这也是他经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多做的事情,李老师说:“看好书的过程,是跟大师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一些知识、智慧,甚至于是为人处世的经验。”除了老师的影响、家庭的支持、书籍的帮助,李老师始终把运动放在重要的位置。他从初中开始,就十分热爱体育,甚至很开心能够把它变成自己的职业,并给很多人带来帮助。他每周都会抽两到三个时间段进行身体锻炼,保持健康。

有人将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作为人生的滋养,也有人把阅读当成人生的滋养。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生的滋养来自于方方面面,它可能是一次对话、一次运动,甚至是书籍里的一段话,对于李老师来说,便是如此。他时刻关注着、记录着这些对他有良好影响的一切,并珍惜于心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图片

李春晓老师在研讨活动上发言

在这次访谈中,我们看到了李老师儒雅博学的一面,也看到了李老师如何从自己的求学光影里、从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塑造自己的人生观念,也对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真诚指导中而感受到“爱”。人生的意义或许并不是为了奔赴某个目的地,而是要承担每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变化的可能性,李老师鼓励各位研究生要勇敢探索人生的可能性,走自己想要走的路,这样,人生的遗憾就会少一些。

 

番外篇   听听他们和李老师的故事

黄家富 硕士研究生

李老师是一个年轻帅气、幽默风趣的老师,他非常有活力且平易近人,毫无架子。第一次和李老师正式见面是在他的办公室,向他请教学术问题和毕业规划,老师全程非常有耐心地倾听,并且提供专业解答,言语间充满鼓励和认可,我感觉到非常温暖,充满力量。李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导我做科研写作,并且非常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自我发展。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除夕夜老师还在帮我修改论文、与我来回沟通修改意见,这件事情使我深受鼓舞!”

郭振 硕士研究生

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头一次见到一位教授为了与学生见面,急匆匆地从健身房出来,单车的车轮都快冒烟了!他在我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给予我技术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帮我渡过重重难关。李老师鼓励我:‘人生路上的很多困难都是靠自己才能渡过。’这句话一直支持着我勇敢走下去,克服困难。”

胡心芷 硕士研究生

李门(李老师团队)的同学们都十分优秀,我害怕自己在科研上做得不到位从而使老师失望,因此,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十全十美’,每当做得不够,我便不敢多发邮件给老师。每一次发送过去的邮件虽然有一些瑕疵,可老师每次都会给予我真诚的建议,让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有反馈!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