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办墨宁读书会第57期“跨过山的那一头,是家”活动

撰稿人:李志、谢雅涛  审核人:黄浩成

近日,法学院第57期墨宁读书会“跨过山的那一头,是家”在文一栋法学院106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读书会由法学院周雯婷同学担任主持人,来自法学院的10名同学参与了此次读书会。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回顾本场的精彩瞬间吧!

一、自我介绍及暖场活动

读书会伊始,大家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随后来到了暖场游戏环节。本场活动设置了“故事接龙”和“你比划我来猜”两个小游戏,同学们迅速熟悉起来,大家的默契度也逐渐提高,使得现场紧张的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书籍推荐和分享

1 分享人:张志光

张志光同学分享的书目是《习近平在宁德》,其推荐理由是:《习近平在宁德》一书共19篇采访实录,从不同的角度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工作经历,生动地讲述了“三进下党”、“四下基层”、搞“经济大合唱”、颁布“公务接待12条”、整治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等攻坚克难的故事。全书采用访谈的形式,一问一答,语言平实生动,内容丰富详实,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一段段暖心的场景,无不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夙夜在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领导者风范。通过阅读《习近平在宁德》,我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贴近群众的真挚情怀、从严治吏的领导作风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将立足工作岗位,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斗志,在守卫一方平安的沃土上绽放青春的光彩。

2 分享人:周佳伟

周佳伟同学分享的书目是《乡土中国》,其推荐理由是:《乡土中国》全书从“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一主要观点出发,基于社区研究基础,在乡村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变迁等方面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剖析,是一部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开创性著作。我认为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抓住了乡土社会的现实表象,并透过这些现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很好地解释了中国人的某些行为逻辑,同时也使读者进一步地了解乡土社会、产生对“乡土”的改观。

3 分享人:曹以恒

曹以恒同学分享的书目是《大地上的事情》,其推荐理由是:农家出身的诗人苇岸对田地有着天然亲近、割舍不断的感情,他在他的家乡——北京昌平一个叫北小营的村庄,用相机和笔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到来的那一刻的状况、变化以及与村民之间的心灵联系,也写下了《大地上的事情》这一篇散文。对于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城市的我而言,故乡是忽远忽近的——远是因为一年里,全家大多数时间都在外;近则由于父母始终倡导节假日回家看看。我因此借着为数不多的机会和故乡重逢。但这种重逢,带给我的是一种难言的疼痛感——稻青稻黄,花开花谢,似乎是在我踏上故土的一瞬间发生的。《大地上的事情》极大地填补了我印象中两幅完全不同的图景中间的空白。

4 分享人:吴艳仙

吴艳仙同学分享的书目是《故乡》,其推荐理由是:读完《故乡》一书,让我不禁深思: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情感。它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根,也隐含了对家乡情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不管我们身在何方,深爱故乡的人们都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故乡的发展做出贡献,让故乡变得更美好。

5 分享人:黄诗然

黄诗然同学分享的书目是《城南旧事》,其推荐理由是:关于离别,作者林海音是这样认为的:“人世间一切的生离死别都是上天早已注定,人既然活在这个世上,就必定有死亡;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不如用孩子的目光去看、去珍惜、去感受现在的生活。”其实我目前经历的离别都是暂时性的,或许是永久的,只是在我潜意识里是暂时的。因为有时候离别或者永别的发生只在一瞬间,世界是荒谬的,是不确定性的,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参考体系就是世界的不确定性。

 

6 分享人:张彤心

张彤心同学分享的书目是《匠人》,其推荐理由是:作者写书的初衷,是因为离家十多年再回首,发现田原荒废、老屋破旧、故人尽逝去。申村的600年,对于历史的长河也不过短短一瞬,故乡没有了,他为自己成了流浪在城市里的孤儿而深深哀痛。如今匠人们大多都已远去,而他们的后人却有人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纪念。

 

7 分享人之一:陈思羽

陈思羽同学与郜霏同学分享的书目是《云边有个小卖部》,其推荐理由是:“写给我们内心卑微的自己,写给我们所遇见的悲伤和希望,和一路上从未断绝的一缕光,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写给离开我们的人,写给陪伴我们的人,写给我们在故乡生活的外婆。”在读这本书时,陈思羽同学感受到了那种努力到极致的绝望,感受到了那种面对死亡却因为爱而不恐惧,感受到了每一个在大城市挣扎的身影的不易,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无私和多变,感受到了友情的无法替代和彼此挂念……也看到了人与人相遇所能产生的奇妙故事,看到了家庭的不易、生活的不易、活着的不易。而郜霏同学读完此书后也感触极深,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奶奶与她之间的故事。书里面外婆说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是因为这里叫故乡。我的家乡也像书里描述的那样,承载了我的整个童年,有我跟朋友一起骑自行车常去的那条街,也有我和邻居们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的场景。我的奶奶也像刘十三的外婆一样勤劳能干,所以当时看完这个小说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触动很大,非常推荐大家阅读。

8 分享人:石倍瑜

石倍瑜同学分享的书目是《故乡的食物》,其推荐理由是:我的家乡在云南,云南处在云贵高原,贵州盛产辣椒,作为邻省我们也很能吃辣椒。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各民族的特色菜聚集在一起,汇成了美食的家园。傣族的傣味是酸辣的,是爱酸人士的天堂,具体可以参考泰国菜。佤族的佤味是咸辣口,寒冷的冬天吃一碗刚熬出来的鸡肉烂饭再配上特别辣的姜辣子,简直是绝杀。云南的烧烤也不一样,是用调制的辣酱油湿烧出来的,咸辣特别入味,本身就很入味的烧烤配上三种酱料,分别是花生酱(不吃辣的可以蘸这个,特别香)、腌菜膏(傣族的酸辣口)以及辣椒酱(爱辣人士天堂),在家里我几乎每晚都出门吃烧烤,根本忍不住。说到云南,还会想到在深山里生长的野生菌,营养价值高且鲜,但因为难找且耗人工,所以也很贵,是招待朋友的好菜。我最喜欢野生菌石锅鱼,用野生菌炖出来的鱼咸香入口,鱼肉入口即化且很少有刺。快放假了,我想赶紧回家。我想家乡,也想家乡独一无二的美食。

9 分享人:曾平

曾平同学分享的书目是《我的阿勒泰》,其推荐理由是:这本书是作者写的有关阿勒泰的散文合集,所以读起来的时候会感觉非常零碎,没有统一的主题。但作者用她生动的文笔,使人从这些零碎的片段中拼凑出了阿勒泰的辽阔风景、鲜活的人物以及他们每一个不同的生活场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也是因为作者的文字描写真诚而又朴实,像一个话很多的小姑娘事无巨细地给读者讲述自己在阿勒泰的生活和感受,让人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

三、交流总结

在自由交流环节中,主持人周雯婷同学对曹以恒同学分享的《大地上的事情》一书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当我远离家乡在外求学,才发现家乡不是简单的词语,而是一个个细节的集合,我怀念的是妈妈做的菜、家里清新的空气、清甜的水以及柔软的床。只有用怀着爱的眼光和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去看待家乡和世间,万物便有了温暖和诗意,生活的精彩之处也源自于此。随后,吴艳仙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美食,迫不及待想回家吃上一顿。

四、合影留念

10 合影留念

本场读书会的最后,主持人周雯婷同学做了总结:“乡愁,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是一种对家乡最深切的思念,是一个羁旅他乡的游子的一颗火热的心!”最后,通过本次读书会,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抽空多回家看看,家里的风景才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