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十七届“勷勤论坛”之“明日之师”研究生授课技能大赛决赛在石牌校园第一课室西区一楼教室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及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会、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会及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锤炼教学技能的平台,吸引了我校诸多在校生观赛。在比赛中,师生共同展示、探讨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共同提升授课技能,促进个人成长。
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黄锐、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彦敏、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管理科老师张粤宁出席大赛的开幕式。
图1 第十七届“勷勤论坛”之“明日之师”研究生授课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
比赛开始前,黄锐与陈彦敏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词,黄锐表示授课技能作为师范生的基本功以及看家本领,是以后求职的核心竞争力,在校期间要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而作为“勷勤论坛”校级品牌栏目之一的“明日之师”授课技能大赛便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平台。
图2 黄锐副院长致开幕词
陈彦敏提到当前华南师范大学正在落实1238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培养更多的四有好老师,希望研究生练就过硬本领,为广东的基础教育贡献华师力量。
图3 陈彦敏副书记致开幕词
决赛分为文科组赛场和理科组赛场。文科组邀请历史文化学院王继平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敏教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梁红梅老师、文学院董娜老师、地理科学学院蒋连飞老师担任评委。理科组决赛特邀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黄少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肖智教授、化学学院王辉教授、心理学院余可可老师及广州市黄浦区会元学校苏木鸿老师担任评委。
图4 嘉宾和评委
本次授课技能大赛吸引了众多有志于从事教师行业的研究生参与,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文科组和理科组各有10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本次赛制延续采用“2分钟学科推销+8分钟模拟授课+3分钟评委提问”三个环节,由现场的“模拟学生”配合各选手授课。同时,观众对选手运用在授课中的课件进行投票,票数最高者获最佳课件奖。
图5 文科选手授课展示
在学科推销环节,选手们或着眼于小、专注于大,从生活出发引出学科要义;或从“学科之道”“学科之情”和“学科之用”三个层次介绍学科内涵。在正式授课教学中,有的选手通过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地理现象、发现地理规律、阐述地理原理,深度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收获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发现地理学的独特魅力;有的选手通过创新实验教具,带领同学们探索物理与化学的奥秘。在问答环节中,各选手都能根据自身对授课内容的认识回答评委的问题,嘉宾评委也对每一位选手都给予中肯的评价,同时就授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宝贵建议。
图6 理科选手授课展示
文科组的评委组组长王继平教授在最后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堂需围绕如何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各选手在课堂具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继续加强理解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第二,教学需重视讲做结合,落实学生参与课堂之后的反馈和评价,并且在小结环节需要补充完善。第三,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做到同情之理解,深入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图7 王继平教授发言
理科组的评委黄少旭教授在点评时提到,一堂好课的核心要义是真正做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所以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
图8 黄少旭教授发言
最终,经过参赛选手激烈的现场角逐后文科组与理科组分别有四位选手获得优秀奖、三位选手获得三等奖、两位选手获得二等奖、一位选手获得一等奖及最佳课件奖。
图9 文科场选手嘉宾与评委合照
图10 理科选手与评委合影
展今日风采,成明日之师。第十七届“勷勤论坛”之“明日之师”研究生授课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优秀平台,帮助我校研究生全面提升教师技能,奠定良好的就业经验基础,增强个人应聘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撰稿:梁玉婷
初审:潘绮琪
复审:林润楷
终审:陈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