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勷勤论坛”“科研漫道,求知溯源”学术科研板块之勷约名家——梁玉成专场“数字社会转型与智能社会转型研究”

2024年10月22日上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主任梁玉成教授在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数字社会转型与智能社会转型研究”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詹莹莹老师主持,出席活动的嘉宾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孙中伟副院长和张国英老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张丽芬老师、黄丹老师、陈香君老师、彭杰老师、曾东林老师、谈子敏老师和万思齐老师。

   梁玉成教授以全球经济范式演进史切入,基于Cole的社会变迁理论,在分析数字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社会转型以及智能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即社会结构的变迁、劳动力市场的变迁、社会认知结构的变迁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变迁,进而提出基于社会变迁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向着更高级的社会转变和政治体制变迁的过程。

image.png

图1梁玉成教授

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特征,梁玉成教授指出数字平台不仅引领新社会演进,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分化,导致大量小生产者出现,中间管理阶层大规模减少,这也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结合详细的数据和翔实的案例,梁玉成教授分析了数字社会转型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并通过展示AI技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规模、不同职业和社会地位下的替代率差异,进一步解读智能社会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教育转型等问题。

之后,梁玉成教授谈到了智能社会的社会认知结构变化问题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变迁问题。数字(弱智能)社会的社会认知机制是去中心化,在个体层面形成信息茧房。强智能社会中GPTs技术存在对齐效应,使个体可以跳出信息茧房,社会的去中心化的分化进一步加剧,社会隔离进一步强化,最终多样性减少而恢复社会整合。而生成性大模型以及基于生成性大模型的计算社会学的发展会进一步改变社会科学研究数据采集和来源,进而导致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改变。

在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师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或有所困惑的问题与梁教授进行深入探讨。梁教授耐心而细致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也一步拓展了讲座的深度和广度。

image.png

图2与会嘉宾提问

 image.png

图3与会嘉宾提问 

本次讲座不仅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激发了大家对数字社会与智能社会转型研究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我院研究生会始终秉持为研究生搭建高层次、宽领域、多元化成长平台的理念,围绕“科研漫道,求知溯源”等主题,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授课,广受师生好评。未来还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持续推进我院良好学风建设,全方位助力学生深化学术研究与专业发展。

image.png

图4全体合影

撰稿:李 敏

初审:罗建超

复审:孙 楹

  终审:詹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