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勷勤论坛”主论坛之“勷”约名家Kaspars Klavins教授专场讲座顺利举办

为了进一步提升华师学子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开阔同学们的学术研究视野,20241030日上午,第十七届“勷勤论坛”主论坛之“勷”约名家Kaspars Klavins教授专场讲座于桃李园高明厅顺利举办。拉脱维亚大学(UL)亚洲系主任、教授,美国罗斯福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英国雷丁大学、韩国釜山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Kaspars Klavins教授应邀做了主题为“毛泽东与拉脱维亚诗人莱尼斯:哲学与社会观的对比”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涂良川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立华老师进行总结。全校20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image.png

1 涂良川教授主持

image.png

2 Kaspars Klavins教授进行分享

讲座开始,Kaspars Klavins教授从“通变”的角度出发,指出毛泽东与莱尼斯在面对新、旧事物的产生和消亡方面的相通之处。毛泽东提出“新过程的产生是旧统一体及其对立面向新统一体及其对立面的转变,旧过程结束新过程开始,新过程包含新矛盾并开启自身矛盾发展历史”;莱尼斯在《利己主义哲学 —— 阅读哲学文献的思考》中提出“每个伟大思想中都有必须摒弃的僵化部分,同时也有需要被发现的鲜活部分”。Kaspars Klavins教授强调,毛主席与莱尼斯对于新旧事物的看法是都是具有相通之处的,新旧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直至走向灭亡的。

紧接着,Kaspars Klavins教授进一步从“知行合一”的角度阐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入手,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行关系作出了深入透彻的论述,提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认为“理论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的问题只有通过将理性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看其能否达成预期目标才能完全解决”。莱尼斯提出“当人们精神闲置和忧郁,成为自己的负担时,工作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现实的残酷和工人阶级的困苦,以此强调劳动实践的伟大意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是毛泽东和莱尼斯在哲学视角上的相通之处。

随后,Kaspars Klavins教授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了毛泽东和莱尼斯的异同。毛泽东强调,“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是无限的,人类知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也是如此”,莱尼斯在笔记中写到,“过去只存在于它否认自己的本质和平、不变、虚无——的地方;它存在于它否认自己的地方,所以没有过去,只有运动和生命。”两者都在强调着运动和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Kaspars Klavins教授从“整体观念”、“知行合一”、“相反相成”这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毛泽东同莱尼斯在思想和语境上的差异。

image.png

3 李立华老师总结发言

讲座最后,李立华老师对Kaspars Klavins教授的精彩发言做出了总结,指出Kaspars Klavins教授所做的学术报告,通过对毛泽东的文本著作和拉脱维亚诗人莱尼斯的诗歌进行对比,开辟了一个创新性的对比研究视角,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image.png

4 全场合影

本次讲座以“毛泽东与拉脱维亚诗人莱尼斯:哲学与社会观的对比”为主题,深化了同学们对东西方文化以及哲学与社会观方面异同点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学术视野。讲座以新视角对比中西方视野与语境,不仅为同学们今后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更为同学们未来进一步提高学术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刘佳婧

初审:张梓郁

复审:徐皓南

终审:涂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