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化工所共建省级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再创佳绩

近期化学学院王前明教授课题组2023级硕士生李欣原在华师-省科学院化工所联培基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能源领域重要刊物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我校第一通讯作者单位,https://doi.org/10.1002/aenm.202500584)。研究基于热电偶和热扩散双效应并通过温度差引起的熵变在电极附近触发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外部电路中的持续电流有效解决了离子热电发电机存在快速放电和电荷存储能力有限的问题所研制的高热电势和能量密度的N型离子热电器件实现了热功率(-26.04 mV K-1)、持续输出两小时能量密度(1301 J m-2等关键指标的大幅提升,并揭示了热电池热电转换性能的提升机理。

联合培养基地自202111月运行以来,双方围绕优秀生源选拔、导师队伍建设、培养课题遴选、联培学生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加强并规范联培基地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目前已经联合培养研究生20余名,双方共有12名专业教师受聘为基地导师。

在基础及产业应用研究层面,联培研究生先后在中科院大一区10分以上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5; Advanced Science 2023,10,202303407;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415,128975;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424,130571;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428,131117;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509,161288)。目前正式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已完成多件稀土先进功能微纳米材料及器件的专利权转让(一种邻菲罗啉并咪唑型稀土配位分子基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荧光双响应的中空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新型pH响应的含有稀土配合物的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铕/铋共掺型CaWO4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等),所转让成果在广州及佛山多家企业已实现产业化,累计新增销售超过1000万元。

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来,双方合作孵化出国家级和省市级重要课题十余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272143;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专项No.2024B1111100001; 佛山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No.2230218002015等),立项总经费1100余万元。

除传统的专业实践模式外,联合培养基地首创开设跨学科特色实践课,在中外合作混合式共享课程基础上先后邀请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多位行业专家授课。采用基地学习与研发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和提高研究生协同分析、解决挑战性生产研发问题的能力。

 

1.原创性论文

微信图片_20250428164944.png 

2.技术发明专利与技术转让

图片2.png 

3.科研项目立项

微信图片_20250428165233.png 

4.跨学科特色课程

微信图片_20250428162359.png